用法律和制度撬开苹果“电池门”
导读: 近日,苹果手机“电池门”事件持续发酵。有国外研究人员怀疑厂商通过系统升级,故意“让前代iPhone运行速度减慢”。随后,苹果公司正式回复,确认了这一机制的存在,但辩称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手机。
近日,苹果手机“电池门”事件持续发酵。有国外研究人员怀疑厂商通过系统升级,故意“让前代iPhone运行速度减慢”。随后,苹果公司正式回复,确认了这一机制的存在,但辩称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手机。
对于苹果用户来说,更新系统会变卡在某种程度上已是一个“常识”。以至于“苹果公司修复了旧手机过于流畅的BUG”这样的段子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推出新产品,促使消费者淘汰仍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这算不得新鲜事。这种行为被称为计划废止制,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这次苹果深陷泥潭,是因其越过了底线。计划废止不是不可以,但要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设计来吸引消费者,而非越俎代庖替消费者直接做出选择,限制已出售产品的性能,影响使用体验。
商业科技发展的底线是不能侵犯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苹果“电池门”之错,在于未及时告知“限制性能”,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在滔天的声浪与数亿美元的诉讼压力下,近日苹果正式发文道歉,但仍强调“此事有诸多误解”“不会故意缩短产品寿命,降低用户体验以推动升级换代”,依然没有意识到,擅自剥夺用户选择权与知情权的严重性。其解决办法——将更换电池的费用打了个折扣,更为这一事件增添了几分荒诞的色彩。
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我们身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迭代让前沿技术与大众认知水平的差距不断加大。也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给“失范”商家提供了便利。
找到了“电池门”的病根,我们又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呢?显然,不能单纯依靠企业自律。有人曾问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你最喜欢的产品线条是哪一个?他回答:最喜欢销售上涨的曲线。资本就是资本,逐利是它的本性。在资本的基因中,道德绝非必需品,除非它能带来收益。
因此,保护消费者权益要依靠法律与制度。在国内,各类数据软件、企业层出不穷,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这需要法律与制度能尽快延伸到科技细分领域,从细节上完善技术应用体系,实现与科技发展的共同进步。
可以说,唯有用法律和制度的“缰绳”,才能约束资本这匹“烈马”,让它不再“任性”驰骋。
来源:科技日报
- 这些关于手机电池的经典谣言不要信 2018-02-07
- 自2010年以来 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力翻了一番 2018-02-01
- 四招教你解决手机电池不耐用的烦恼 2017-10-17
- 苹果手机电池爆裂事件不断 iPhone 8步Note 7后尘? 2017-10-10
- iPhone8系列手机电池频出问题 苹果或将步三星后尘 2017-10-10
图片新闻
【2.4-2.10】三星SDI天津工厂着火
年后上班第一周,OFweek锂电网继续为大家整理锂电行业的一周要闻。本周行业重大事件有三星SDI天津...
[详细]
- 锂电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