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元电池需求预计高达14.3GWh
受益于电动乘用车及物流车放量,2017年三元电池需求预计高达14.3GWh,同比增长110%,渗透率将由2016年的25%提升至41%,动力电池整体需求超过35GWh,增长30%;产业将呈现结构性过剩,优质电池稀缺,龙头市占率快速提升。
【年终盘点】2016年十大锂电池技术突破
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和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固态电池这三种电池技术,是行业研究的热门领域。2016年马上就要走到终点,回顾这一年,OFweek锂电网精心盘点了电池的十大相关科研成果,供大家参考!
我国科学家在锂硫电池研究上获新进展
谢科予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创新性地提出采用“铁电效应”来抑制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为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的提升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力帆股份拟10亿设立新能源汽车子公司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月27日公告,公司于12 月 26 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新设子公司力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议案》。
星城石墨拟申请终止挂牌 被上市公司4.88亿元收购
12月27日盘后,星城石墨发布公告称,为配合经营和发展战略调整,公司拟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2016年各大品牌20款热门机型续航报告
本文的重点是续航报告,没有对比和排名的意向,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清晰地认识2016年主流机型的续航表现,因此并不是续航好的机型才会入选,以下是机型列表,总共20款。
手握纯电动汽车“准生证”的七家车企 各有本事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龙电动旗下的长江EV、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Event Motors)、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汽车、万向集团,和江铃新能源这七家公司成为了获得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七位家公司都在技术、资本、行业沉潜年限等多个维度,各有所长,各有故事。
专访陈立泉院士:固态金属锂电池研发四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1978年,陈立泉回到中国,首次发起并倡导固态金属锂电池的研究和固态离子学的相关基础研究。在本次采访中,陈立泉院士回顾了自己过去四十年在固态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工作,以及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复兴和展望。
2016年工信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了这十件事
2016年12月26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记者独家约访了工信部24个司局长,请他们详细畅谈了2016年工作情况和2017年重点工作与思路。
石墨烯与3D打印如何颠覆锂离子电池行业
石墨烯和3D打印这两种高端技术如果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会产生什么颠覆性的效果呢?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Kun Fu等人就为这一美好的愿望插上了翅膀,让它从梦想飞入现实。Kun Fu设计了一款实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2016年度电池产业十大并购事件 总交易金额约572亿元
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门槛将由2亿瓦时提升至不低于80亿瓦时,飙升40倍。如果这一政策落地,中小企业为达到产能要求,企业兼并购势在必行。
聚焦:企业家为何豪赌电池技术?
他是一名典型的海归创业者。创业后的经历或许是陆克目前人生阶段最为跌宕的经历。但在历经投资人撤资、核心成员离队、资金链断裂后,他还在坚持。
【年终盘点】2016锂电行业十大事件
尽管2016年锂电行业坎坷颇多,但是整体上来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带动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吸引众多资本竞相涌入,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接下来随OFweek锂电网的编辑一起来看看,锂电行业的十个大事件吧!
新能源二手车置换之困 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中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已经走到了第5个年头。根据目前主流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电池保质条款来看,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保质期为5-8年,这也意味着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的置换期已然到来。
特斯拉超大功率充电桩 5-10分钟充满电
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充电系统,功率只有145KW,如果特斯拉推出的新产品真的超过350KW,一定会将电动车带入美丽新世界。“一年之内尚不能实现,这样的技术突破很难,但我有信心将充电时间缩短到5-10分钟。”
江铃喜获第七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2016年12月27日,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批,这意味着江铃新能源成为第七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新能源汽车口碑调查:比亚迪力压特斯拉居第一
12月27日,相关机构联合发布了互联网口碑数据报告,深度调查消费者的真实感受,也期望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欧阳明高:“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深化纯电驱动
欧阳明高介绍,“十三五”的技术战略将进一步深化纯电驱动技术,强调“三化”,即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而从长期来看,“三化”将发展成为“六化”,即电动化与能源低碳化结合、轻量化与制造业结合、智能化与网联化结合。
中兴新材料30亿投建国内最大正极材料基地
12月24日,中兴新先进材料有有限公司总投资的新材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正式在大冶扎根。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亿元,年产1.2万吨锂电池。
资讯订阅
-
电池知识
2018-04-17
-
锂离子电池产业政策研究及检测标准分析
2018-04-16
-
锂离子电池培训资料2018年新
2018-01-24
-
比亚迪-唐高压电器系统技术培训课件(一)
2017-11-22
-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与动力系统创新控制技术 OFweek 20171120 孙立清
2017-11-20
-
混合动力汽车区别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