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电动车市场发展的四大政策障碍
而地方实施保护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仅限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阻碍了优秀汽车企业进入到每一个市场的权利,而且还强制剥夺了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品牌选择的自由。
即使地方希望通过保护主义来扶持的地方汽车企业,也不会因为单纯政策的保护获得核心竞争力。反而,这种地方保护让当地的汽车企业丧失了创新机能与主动性。企业不仅仅不会因为政府的保护而成长,还有可能会因为地方保护而被娇惯得垮掉。
因此,既然所有人都知道地方保护的负面影响,那么不妨将政策再放得开一些,完全打破地方保护的限制,让市场成为真正自由的市场。
第三个障碍是补贴资金的两级拨款。
目前中国的财政补贴机制是分为中央补贴与地方补贴两个部分。而且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中还强调地方政府要给予企业与补贴。
两级财政补贴机制,从表面上是降低了两级政府的资金负担,但是实际上,却造成了两级补贴机制的副作用。
首先,两级补贴机制造成全国各地补贴数额不一致,有的地方补贴多一些,有的地方补贴就少一些。补贴机制的不同会引发异地上牌现象,也会造成各地政府苦乐不均,而这也是地方政府实施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源之一。
外地汽车企业的市场发展更多是有利于注册地经济的成长,如果某地方政府将补贴给予外地汽车企业,就会出现甲地城市无偿支持乙地经济的情况,这显然超出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
因此,有必要将目前的两级财政补贴机制改为中央一级财政补贴。这样才能减少地方政府的补贴顾虑,同时将地方保护主义釜底抽薪。
第四个障碍是补贴机制的时间退坡机制。
全新的电动车补贴机制,有一个全新的规定,即国家财政对于电动车的补贴支持额度,将实施以时间为轴的退坡机制。
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2013年具体补助标准见附件。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