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最高上涨700%,锂电池企业哪家强?
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有些电池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未能提交一份满意答卷,几家欢喜几家愁,锂电池企业哪家强?小编这就为大家梳理。
2018年部分电池企业财报摘要
超威动力:2018年度营收增长9.3%
超威动力发布2018年业绩,实现收入269.48亿元,同比增长约9.3%。毛利约为32.35亿元,同比增长约10.7%。该年度铅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约246.17亿元,同比增加约9.0%;其中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194.17亿元,同比增加约7.3%;电动三轮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的销售收入约达52.00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上升约15.8%。
多氟多:2018年度业绩大幅下调
多氟多2018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2018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4.70%;营业利润1.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1.57亿元修正为6591.3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由0.23元修正为0.10元。考虑到新能源行业政策变动因素及其经营的不确定性,多氟多对公司客户知豆公司的应收账款个别认定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增加8268.54万元;同时,公司对2018年度预付给知豆公司的投资款49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2450万元,两项合计共影响净利润减少9,110.76万元。
长虹能源:2018年度营收增长31.5%
长虹能源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0.70亿元,同比增长31.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6187.34万元,同比增长14.51%。长虹能源主营业务为碱锰环保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时代万恒:2018年度业绩盈转亏至1.75亿元
时代万恒2018年度报告: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同比减少4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5亿元,2017年同期则为净利润1950.28万元。时代万恒在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务拥有九夷能源和九夷锂能两个经营主体,九夷能源主要采取订单化生产经营模式经营镍氢电池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九夷锂能主要经营锂离子电池、电池组等研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销售和服务。电池制造与销售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毛利率为30.12%。
天臣控股:2018年纯利上升2.1倍
2018年全年,天臣控股持续经营业务实现收益3.6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09亿元),同比减少7.31%;毛利2606.7万港元(折合人民币2228.7万元),同比减少72.82%;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916.3万港元(折合人民币5058.3万元),同比增长2.1倍(含终止业务)。
公告显示,收入减少主要由于:
1、电动汽车的产销受到政府补贴政策及中国整体经济影响;2、去杠杆、经济下滑导致市场资金链紧张;3、一家主要的电池生产商于2018年违约,导致在重组或清算过程中大规模出售存货,为定价带来压力,导致市场库存过剩;4、销售价格下跌、原材料成本上涨及若干营运开支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5、对电容量较低的废旧电池产品进行大量核销。
2018年,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电池企业呈交上了不同的答卷,有营收增长亦有亏损。无论成败,2019年各大电池企业都在快速筹划,争取年底能呈上更漂亮的“成绩单”。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