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杉杉股份从新能源跨界偏光片能再获成功吗?

2021-11-15 18:33
公司研究室
关注

出品|公司研究室新能源组

文|曲奇

11月11日,杉杉股份30.96亿元定增申请获证监会核准批复,本次定增发行的新股不超过4.88亿股,定增均价大约为6.34元/股。而11月12日收盘,杉杉股份股价为37.74元/股,定增价远低于市场价格,参与定增的对象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郑永刚控制的主体,让一些投资者质疑杉杉股份是否进行了利益输送。

杉杉股份这次30亿定增目的是为了收购LG的偏光片业务,在锂电材料之外,打造另一个核心业务。然而,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材料供应商之一,杉杉股份身上一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认为杉杉股份业务分散,涉及正极、负极、电解液多个业务,每项业务在各行业里占有一定地位却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另一种认为,锂电池快速发展下,杉杉股份将更加受益。如今,杉杉股份新增的偏光片业务,将对公司多元化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

电解液较新宙邦低10个百分点

1992年成立的杉杉股份,是一家以服装生产和贸易起家的公司,是国内少有的从服装行业成功转型新能源行业的公司。1999年,杉杉股份开始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2003年涉足正极材料,2005年涉足电解液,逐渐成为了一家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截至2021年6月末,杉杉股份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产能4万吨。 

2021年上半年,杉杉股份锂电材料收入为46.74亿,同比增长87.34%,归母净利润4.60亿,同比增长1327.91%。其中,负极材料收入16.46亿,归母净利润2.31亿;正极材料收入27.45亿,归母净利润1.76亿;电解液收入2.82亿,归母净利润0.44亿。收入结构中,正极材料占比最高为59%,负极材料占比约为35%,电解液占比仅有6%。但利润结构中,负极材料占比最高为50%,正极材料占比38%,电解液同比扭亏为盈,占比约为10%。尽管杉杉股份在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领域都有十几年的经验,但相比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是杉杉股份较为薄弱的一环。

2021年上半年,杉杉股份的电解液业务出货量为5277吨,同比下降28.68%,下滑主要是添加剂VC供应紧张,公司电解液产量无法满足订单需求。在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电解液收入同比增长40%,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0.54亿,主要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使得毛利率大幅提升。

但是若与天赐材料、新宙邦这两家头部电解液公司相比,杉杉股份电解液业务的毛利率就显得低了很多。2016年到2020年,杉杉股份电解液毛利率分别为12.59%、14.69%、14.76%、14.40%、14.00%。同期,新宙邦电解液毛利率分别为32.11%、32.48%、27.52%、25.47%、25.76%,两家公司同一业务的毛利率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天赐材料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的周期,毛利率可达40%,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的周期毛利率也有25%左右。此外,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的数据,2018年到2020年,杉杉股份在电解液市场的规模一直排在第4位,行业前三一直被天赐材料、新宙邦、国泰华荣把持。尽管排名稳定,但杉杉股份的市占率却在缓慢下滑,2018年到2020年,公司市占率分别为10.8%、10.1%、8.4%。同期,天赐材料、新宙邦和国泰华荣的整体市占率从67.8%提升到77.6%,挤压了杉杉股份等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在电解液领域,杉杉股份虽然是TOP5的玩家,但想打破天赐材料、新宙邦的垄断格局,颇有难度。

负极材料竞争力不如贝特瑞、璞泰来

锂电上游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核心材料中,杉杉股份涉及了3个,最后进入的电解液发展相对一般,最早布局的负极材料,近年来也掉队了。
杉杉股份1999年布局负极材料后,2004年负极材料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此后,公司在负极材料领域中一直保持龙头地位,市占率一度接近40%。但2012年,随着“黑马”璞泰来的崛起以及传统“豪强”贝特瑞的发力,杉杉股份在负极材料的领先优势被竞争对手侵蚀并反超。目前,负极材料市场呈现“三大五小”的格局,“三大”指的是贝特瑞、江西紫宸(璞泰来子公司)和杉杉股份。2020年,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股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18%、17%。

收入方面,2018年到2020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收入分别为19.38亿、25.44亿、25.18亿。同期,贝特瑞收入分别为23.58亿、29.30亿、31.51亿,璞泰来收入分别为19.81亿、30.53亿、36.28亿。收入端,杉杉股份与贝特瑞和璞泰来的差距越来越大。毛利率方面,杉杉股份同样不占优势。2018年到2020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为24.41%、25.80%、27.72%,逐年提高。同期,贝特瑞毛利率分别为35.27%、39.13%、36.82%,璞泰来毛利率分别为33.90%、26.87%、31.09%。

这两家公司毛利率均有波动,尤其是璞泰来波动很大,但近3年毛利率均高于杉杉股份。根据公告,2020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销量为5.90万吨,收入25.18亿元,销售均价约为4.27万元/吨,较2019年下滑20.48%。杉杉股份对此解释称,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售价下降的不止杉杉股份一家,2020年,璞泰来的负极材料产品平销售均价约为5.77万元/吨,同比下降13.49%;贝特瑞负极材料销售均价约为4.19万元/吨,同比下降15.52%。这种市场竞争很可能是因为“五小”带来的挑战。近年来,东莞凯金、中科星城、翔丰华、尚太科技以及江西正拓等公司,受益于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动力电池龙头,出货量快速提升,杉杉股份等头部公司,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参与到价格战竞争之中。

“多元化”发展战略且战且退

杉杉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野心还不止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其多元化的经营版图还在不断扩张,公司业务还“横跨”光伏、充电桩、储能、服装、金融等诸多领域。但是,这些非核心业务并没有与公司主业形成共振,反而拖累了公司业绩。

2020年,杉杉股份的非核心业务亏损2.96亿,亏损同比扩大1.3亿;其中,公司充电桩业务亏损9217万;服装业务亏损5039万。2021年上半年,光伏业务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46.64%,但因原材料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40%,只有217.60万元。或许杉杉股份管理层意识到边缘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公司先后剥离了服装品牌运营业务和类金融业务的相关股权,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此外,公司还表示,将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采取停止新增投入、收缩业务规模、精简人员和控制费用等措施,并进一步推进储能、充电桩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和资产处置。然而,杉杉股份在陆续剥离服装、类金融等业务之际,却决定再次跨行进入LCD偏光片领域,以近50亿的对价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的权益,打造“新能源+偏光片”双主业竞争格局。这笔收购显著增加了杉杉股份的债务规模。

2021年9月末,杉杉股份短期有息负债60.86亿,较2020年末增长31.67亿。对此,杉杉股份在回复证监会的问询公告中表示,公司先行通过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筹集并支付了交易对价,新增并购贷款30亿元,导致了公司有息负债的增加。而为了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杉杉股份选择定增的方式在二级市场募资30.96亿,定增的对象则是杉杉集团、朋泽贸易、鄞州捷伦,这3家公司的实控人正是杉杉股份的实控人郑永刚。定增均价约为6.34元/股,远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

杉杉股份低价定增给关联方,引得部分投资者质疑杉杉股份涉嫌利益输送。在公司业务层面,尽管杉杉股份又过从服装行业成功转型新能源行业的经验,但后续公司的横向发展并不是特别顺利,虽然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在行业内有一定地位,却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此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也分散了公司的注意力,进军充电桩、整车设计领域,或已超出公司的能力范围。如今,杉杉股份又新开辟了偏光片市场,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难度又提高了。这一次,杉杉股份是再次实现成功转型,还是黯然收场,唯有时间才能证明。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