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领域再增6位院士,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电池领域
电车汇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当选院士不单单是科学家的个人荣誉,也是国家对科技工作者所在领域、研究方向及取得成果的充分肯定。
近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分别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60名,外籍院士12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971名,外籍院士总数111名。
本次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有6位研究方向与汽车领域相关,分别是: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克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云鹏教授;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郑津洋教授,以及作为外籍院士入选的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张亚勤院长;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孙学良教授;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副校长赵华教授。
6位院士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电池领域。
李克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现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他长期致力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动态设计与控制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针对汽车智能化技术演进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需求,攻克了“控制协同、结构共用、车云融合”三大核心关键技术,先后主持研制“智能安全驾驶”、“智能集成驾驶”、“智能网联驾驶”三代系统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智能汽车系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他是我国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主要领军学者,是“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术语及其技术中国方案的提出者与推动者,是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担任国家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推进专家组组长、《Journal of Intelligent & Connected Vehicles》和《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的主编。作为专家组组长编写了国家部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等重要报告。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生60余人,其中7人次获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
张亚勤,现任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担任百度公司总裁。此前曾在微软公司工作16年,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全球副总裁。
后来加入百度,张亚勤全面负责人工智能和技术体系所有业务,包括 Apollo 自动驾驶、智能云、推动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发布百度首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昆仑”等。
如今,张亚勤已经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并且积极推动产学融合。
今年 5 月,张亚勤带领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百度 Apollo 发布百度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最新技术路线——Apollo Air计划。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仅通过路侧感知就能实现开放道路L4自动驾驶闭环的技术,即抛弃了常见的车载传感器,仅仅利用 5G 等无线通信技术和路侧的轻量感知,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
王云鹏,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创立了车路协同前沿发展方向,在行车安全监测、路网联动控制、路车融合控制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取得多项重要的工程应用成果,为我国车路智能协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与国家奖不重复的省部级一等奖4项(均排1)。授权发明专利51项(排1)。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SCI/EI论文96/67篇。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郑津洋,氢能新能源领域的知名专家,在氢燃料动力电池与氢能运输储存方面有多项专利成果。
在本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郑津洋领衔的“氢气规模化提纯与高压储存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从2002年开始,团队紧盯高压氢脆防控、氢气高效储存和规模化提纯三大世界难题,开展科研攻关,通过这个项目将我国大容量高压氢气储存装备技术和大型高压氢气提纯装备技术推至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成果已用于我国氢能高压储运全领域,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具有储氢高压容器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储氢压力从35MPa跃升至国际先进的98MPa。批量生产的系列设备在加氢站建设、自主品牌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在华首座加氢站建设等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019年,郑津洋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担任美国能源部氢能项目年度会评专家,成为联合国和美国、加拿大规范标准编制专家。
孙学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西安理工大学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院长、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理工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孙学良教授研究方向覆盖了基础科学、应用纳米技术及新兴工程问题,集中于发展新兴纳米材料、低维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半导体、金属纳米线、纳米颗粒和薄膜材料,包括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构筑各类高性能包覆层材料,以及将其应用于电化学能源转化和储存,涉及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现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OAEES)主席,担任Springer旗下的国际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主编和国际期刊Frontier of Energy Storage副主编。
赵华,英国国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副校长,教授。在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英国利兹(Leeds)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从事高效发动机技术、通航动力技术以及替代燃料燃烧技术研究,重点针对我国发动机技术领域空白和薄弱点,开展有针对性地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攻关。
赵华最早将可控自燃燃烧技术带入中国,同时针对内燃机高效燃烧过程的组织开展原理性创新,先后提出分层引燃燃烧技术、微引燃燃烧技术、复合两冲程燃烧技术等燃烧理论,突破了全可变气门定时、二冲程发动机设计、灵活燃料自适应等关键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燃机技术的进步,为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多名骨干力量。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973”研究计划一项,以负责人身份承担“973”课题3项,海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刊物论文10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00余篇,2020年获天津市政府海河友谊奖。
文章摘自 电车汇 20211123 发自北京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