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
-
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刘雨轩:高科技电极新材料助力固态电池产业化
2025年3月19-20日,由OFweek维科网、维科网·锂电共同主办的“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暨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在20日的大会上,华
-
北京理工大学孙立清:固态电池的研发需从材料、结构双向入手
目前固态电池技术究竟处于什么阶段?产业链各环节进展如何?市场商用达到了什么样的规模?等问题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2024年11月14日,由OFweek维科网、维科网·锂电举办的OFweek 2024固态电池技术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
南洋理工:用垃圾果皮“救活”废旧电池
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有关统计显示,全球每年产生 13 亿吨食物垃圾和 5000 万吨电子垃圾。食物垃圾处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电子垃圾却往往令人头痛。废旧电池通常经过极端加热(超过 500°C)进行处理,以冶炼出一些贵重的金属,但是这一过程往往会散发出有害有毒气体
-
麻省理工提出液流电池创新技术 虾壳可供储能生产电极
导读:由麻省理工学院(MIT)领导的科学家们提出,从废弃虾壳中提取的富含碳和氮的甲壳素,可以为钒氧化还原流电池和其他储能技术生产可持续的电极。从电池供应链中消除稀有、昂贵或其他有问题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全世界的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工作
电池;储能 2020-07-08 -
伦斯勒理工大学研发新型水溶性锂电,安全性提高且性能不减
如今,锂离子电池充电越来越快且性能也越来越高,但也越来越昂贵且越来越易燃。 在最近发表在《能源存储材料》上的一项研究中,伦斯勒理工大学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展示了他们如何能够通过使用水性电解质代替典型的有机电解质来组装出性能更安全,成本更低的电池,而且电池性能仍然良好。
水溶性锂电 2019-12-20 -
北京理工孙立清:安全技术创新应为第一法则
2019年的大趋势,孙立清认为是采用单体安全性更高的固态电解质电池或三元材料电池。此外,他还提醒企业,在追求高比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时,尤其要注意电池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