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正极风云再起:磷酸铁锂VS三元锂电,试问谁主沉浮?
03
投资思路的再梳理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两大正极材料的“斗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映射资本市场,我们势必要再次梳理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投资思路。
【1】能量密度的提升再成主旋律
从去年开始,磷酸铁锂一直火到现在,大有推倒三元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开始重视成本和安全性而非单纯的能量密度(里程)。但事实上,能量密度(里程)的提升一直是新能源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国家盯着能量密度不放?前文已经提到,里程焦虑是制约新能源车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主流的电动车续航在500公里左右(实际使用还要打个折扣),但跟燃油车比起来,差距还是比较大。
如果电动车的真实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甚至跨越1000公里的时候,车主的里程焦虑会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最为成功的车企特斯拉,其近十年不断提升的续航里程,也正说明了能量密度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让电池的能量密度继续提升?无非就是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层面的创新。
先说材料体系创新,对于磷酸铁锂,受磷酸铁锂材料理论比容量(170mAh/g)的限制,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相反,三元材料正处在技术的快速迭代期,从NCM333到NCM523再到NCM811,其能量密度是逐步提升,NCM811能量密度相较于目前主流三元NCM523,能量密度提升可18%左右。
实际上,三元正极材料是综合了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和锰酸锂(LiMnO2)三种正极材料的优点,其电化学性能及物理性能随着这三种过渡金属元素的比例改变而不同,可以持续优化。
对于结构层面创新,当前电池结构层面的优化已经简益求简,像CTP技术和刀片电池,其电池包中能省的零部件都省了,未来只剩CTC技术(无模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越来越小。这些都注定磷酸铁锂在长续航电池方面难有建树,所以这次新政策是点了名要让三元电池往高镍发展。
图8:主要三元正极材料分类,资料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鑫椤资讯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