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挑战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加入动力电池“饥饿游戏”的赛场

2022-03-21 13:37
锦缎
关注

02进击的蜂巢:2025真的那么乐观吗?

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无疑是成长空间最大的赛道之一。所以动力电池的扩产潮备受推崇,资本也愿意买单。在国内,蜂巢能源、中航锂电、弗迪电池等均在紧锣密鼓筹备上市;海外LG新能源近期上市募资近700亿元,三星旗下的SDI也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国内外动力电池的追踪,我们在《宁德时代阴影下的动力电池生死竞赛》和《全球锂电军备竞赛:宁德时代和它的海外竞争对手们》已有提纲式分析,读者可以一并参考之。

每一个动力电池玩家都怀揣着对TWh时代的美好憧憬,然而真实的现状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以蜂巢能源为例,明面上的趋势十分乐观,但是未来的路却是满眼的不确定。

 【1】动力电池行业正进入混战时代

此前蜂巢能源对外透露:公司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将近400GWh。我们不去深究其中多少订单能够落地,但想强调的是,动力电池行业将进入战国时代。

去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突破10%的拐点,无可置疑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为了提前锁定市场,各大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切换到扩产模式,备战2025年的TWh时代。

先看一组数据,到2025年,宁德时代规划产能约800GWh;蜂巢能源规划产能600GWh(注:为二线企业中规划最激进的);中创新航(注:即为大家熟知的中航锂电)规划产能约500GWh;弗迪电池(注:比亚迪旗下)规划产能约450GWh;国轩高科规划产能约300GWh。

这些数据还在不断更新,但是真实的需求会有多少呢?

按照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的测算,2025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量约1900GWh。显而易见,光是国内头部几家企业的规划产能已绰绰有余,这还不算LG新能源、松下等海外巨头。要知道在2017-2018年间,国内很多电池企业就是死在产能利用率不足上。

图5:2017-2025E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量预计,资料来源:高工锂电,中信证券

另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强者恒强一般发生在行业成熟期,但尚处爆发前夜的动力电池行业,就已经呈现两超多强的局面。单看国内市场,宁德时代垄断了半壁江山;放眼全球,宁德、LG新能源、松下三巨头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其他行业是龙头吃肉,二线小弟们喝汤;而动力电池的二线们,看龙头吃肉,还时刻被龙头威胁,排在后面的有可能连汤都喝不到。

对蜂巢能源而言,600GWh的产能可不是一个小目标,按照其75%产能利用率规划计算,这可是2025年全球约25%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接下来蜂巢不仅要干过二线企业们,还要能够从龙头企业那儿虎口夺食。从上述层面讲,狂奔的蜂巢未来面对的,也许是最坏的混战时代。

图6: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2】离开了长城汽车怎么办?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公开表示:“子公司(弗迪电池)只赚比亚迪的钱,那不叫本事,拆出去赚市场的钱那才叫本事。”

蜂巢能源和弗迪电池一样都是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过弗迪电池已经响应老王的号召逐渐脱离比亚迪供应体系,早已向福特、一汽等车企供应,甚至打入了长城内部,配套了长城哈弗H6、魏派拿铁等HEV车型。但是蜂巢能源仍旧深度依赖长城汽车,其2020年装机量为0.49GWh,独供长城汽车;2021年虽然装机量大增,主要客户仍是长城汽车。

为了独立上市,蜂巢能源一直在长城汽车的基础上持续开发新客户,虽然已经拿到了吉利、东风、天际、零跑等国内主流汽车厂家25个销售定点,但上述车企的主供都是宁德时代等老牌企业,显然这离2025规划的目标相去甚远。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蜂巢能源拿到了Stellantis集团约160亿元的动力电池订单,那可是一个大单。但笔者想说的是Stellantis集团的订单要等到2025年后开始供货,而且后者的需求同时也给了比亚迪、LG、三星SDI等厂商。

当然,我们不是要完全否定蜂巢的未来。毕竟车企也不愿意动力电池龙头一家独大,大多有培养新供应商的动力,市场仍然给二线企们业留有一定的时间窗口期。也就是说机会人人都有,只是蜂巢能源开拓新客户的步子需要加快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