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创新实现新型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据外媒报道,韩国SK创新(SK Innovation)星期四表示已经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生产。电池当中镍的成份有所增加,而钴等昂贵成份有所减少,进而使电池的生命有所延长及成本下降。
新能源车大干快上 动力电池谁在回收?
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25GWH,报废量将达3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如此庞大的报废数量,说明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待解问题,若报废电池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和人类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谈LiFSI:价格与工艺难度始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LiFSI锂盐无法大规模使用的原因就是价格高破天际,目前市场价格在100-150万/吨,而传统锂盐LiPF6的价格在30万/吨,与之相比高出3到5倍,面对如此高的价格很多电池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浅析锂离子电池产业:标准化正加速启动中
锂离子电池发展已近三十年,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反观近年,锂电池安全事故频发、数次登上头条的新闻,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更是令消费者以及业内人士信任度大幅降低。
电池企业超3/4不符新国标 94%产品规格不匹配
我们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获悉,在其统计的106家电池企业中,符合新国标的动力电池企业仅有25家,占比不足24%;在282种电池尺寸规格产品中,符合新国标规格的有18种,占比仅达6%。
21700电池政策已出 行业巨头进军战局
自今年1月4日特斯拉宣布与松下联合研发的新型21700电池开始量产,并将其应用于Model3开始,21700电池便成功吸引业内广泛关注,而国内也刮起了一股21700风潮,各大电池企业便纷纷着手布局21700电池。
2017动力电池行业报告直击“心脏”大动脉
从整体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经全球领先,技术水平提升显著,部分高端产品与国外领先产品差距不大,产业竞争力逐渐形成,但是放眼全球,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产业结构、精密制造、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动力电池企业莫做迷途“小红帽”
今年上半年受到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的影响,整车企业普遍要求动力电池厂家下调电池价格,下调幅度达到20%,但伴随着电池材料的涨价,“我可以不赚钱,但你不能让我赔钱”已经成为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同整车厂合作的底线。
【聚焦】锂电巨头高镍三元电池研发开战
钴价上涨的势头难以平缓,加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减少,使下游整车企业的利润被压缩,从而向上压价,这导致了中游的电池企业两头承压。虽然大型企业还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已是,举步维艰,生存困难,想要保存乃至有所突破,就必须有所改变。
浅析固态电池现状:时代已到来 成下一个风口
电池的升级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从市场最看重的成本而言,电池就占了整车成本的一半。新能源汽车其他的零部件技术已经成熟,想要据此大幅度降低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想要降低价格以获得市场优势,就不得不在电池上想办法,可以说谁掌握了电池,谁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
2020年石墨烯产业化规模将达千亿级别
业内预计,未来五年到十年,石墨烯年产能将达到千吨级。到2020年,石墨烯产业化规模将取得突破,并达到千亿级别。其中,新能源市场规模将突破534亿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372亿元,电子信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67亿元。
河南华瑞: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河南华瑞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佼佼者,并没有跟随其脚步投产固态电解质。在沟通中赵波表示,河南华瑞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固态电解质还处于理论阶段,产品还需要不断的调整,距离商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浅析动力电池产业的生“才”之道
伴随着近年来锂电业的飞速发展,锂电业涌入的资本数以千亿,动力电池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但由于我国锂电人才储备并不深厚,目前行业内动力电池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捉襟见肘的局面。一线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北汽新能源需60亿Wh 配套动力电池能否跟上?
17万辆的保底销售目标,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个跨越,对于为北汽新能源提供配套动力电池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圣阳股份: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围绕储能、备用、动力三个业务领域,聚焦大客户需求,创新技术、产品和模式,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各项业务平稳发展,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经营格局。
【聚焦】固态电解质:锂电池的下一个风口
锂电安全一直都是行业关心的问题。由于应用端及政策层面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三元电池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揭秘动力电池者的三大奋斗模式
动力电池业有三宝:投资、研发、资源少。而动力电池企业的“赌博”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业务延伸,他们的奋斗主要有三种模式。
资讯订阅
- 4日10日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立即报名>>
- 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 精彩回顾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取代龙门加工中心]机器人领引汽车锂电池托盘加工新趋势
2021-12-31
-
锂电池reach认证的资料准备与检测要求
2021-01-12
-
电池的温度检测保护技术
2020-06-28
-
3c锂电池测试的必要性分析
2020-06-08
-
2019年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展望
2019-12-05
-
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竞争现状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