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在高安全性准固态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电化学团队在高安全性二次锂电池方向获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Reinforcing Concentrated Phosphate Electrolytes with In-Situ Polymerized Skeletons for Robust Quasi-Solid Lithium Metal Batteries(原位聚合高分子骨架支撑的高浓度磷酸酯半固态电解质)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能源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硕士研究生陈佳华,通讯作者是陆子恒助理研究员和杨春雷研究员。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日趋严峻。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国内报道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日益频发,更加突出了设计兼顾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电池的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适配锂金属负极的高性能阻燃准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原位聚合高分子骨架以支撑不可燃的磷酸酯溶剂,兼具高安全性与高碘化学稳定性。基于该电解质的准固态电池在弯折、冲击、剪切、空气暴露、直接明火灼烧情况下均可稳定运行,并展现出了600圈无衰减的优异性能。
此外,本研究利用基于欧拉方法的微扰稳定性理论系统讨论了凝胶电解质与锂金属界面的稳定性问题,深入揭示了凝胶电解质中高分子骨架含量、锂离子电导率、剪切模量及抗锂枝晶能力的关系,对于高分子电解质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新型准固态电解质机理示意图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