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为国际标准“削足适履”?中国电研为国货出海正名
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中国产品已畅销海外。然而,弱势的标准制定话语权,让中国厂商设计、生产产品时不得不追随他国主导的标准,难免得忍受“削足适履”之苦。
以中国电研(688128.SH)为代表的中国质量服务机构,既提供着为中国产品出海铺路搭桥的服务,也担负着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任。尽管经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和拓展海外业务,中国电研业绩增长得以持续,但要想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声音修正国际标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电器产品来说,标准是产品的合格指标,用户安全和使用体验能得到保证,整个行业也在向规范化发展。
放眼海外市场,标准则是跨越体系、政策和文化鸿沟的“通行证”,有了参数性能上的共识,产品才能通过认证,拥有销往海外的基础。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应当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因此,统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成为中国加入WTO、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之一。2001年12月3日,中国政府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3C”认证,统一之前的国家安全认证(CCEE)、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CCIB)和中国电磁兼容认证(EMC),和国际接轨。
不过,标准不仅是“通行证”,而且代表着“话语权”:它决定了商品参与国际贸易的安全、质量规则,如果中国不能参与到标准制定的环节,中国厂商和产品将始终扮演追赶者角色——夸张点形容,就是削自己的脚,适应别人的鞋。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电已然横扫全球。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网统计,2018年我国家电及家电零部件出口规模已经达到751.2亿美元。但是在标准制定环节,中国话语权与贸易规模形成巨大反差。
比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中国经过不懈努力,在2011年成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也成为现任主席;但是在100个技术委员会(TC)和107个分技术委员会(SC)中,中国目前仅承担13个主席、副主席和10个秘书处的工作。
2014-2018年中国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收入
国际标准制定环节需要“中国声音”。
在国内标准制定和产品检测需求推动下,逐渐涌现出一批从事质量技术服务的机构,中国电研就是龙头之一。
在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中,中国电研承担12个秘书处,在2000年以后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多达613项,两项数据多于SGS集团(瑞士通用公证行)、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测检测(300012.SZ)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国内同类机构。
中国电研还是中国境内获得CCC认证的26家指定认证机构之一,其在2018年发证数量排名第六,家电行业发证数量高居第二。
更重要的则是在国际标准和检测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中国电研目前是15个IEC 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拥有1位IEC/SC59L 主席、5位IEC工作组召集人和20位IEC注册专家。近年来,中国电研主持和参与制修订IEC国际标准30项,其中IEC 62863标准是家电行业中首个由中国主持制定的IEC国际标准。
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可以帮助中国厂商将自主技术写入标准,为中国电器产品占据行业优势创造条件。
中国电研也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IECEE(电工产品安全认证体系)认可的CB(Certification Bodies’ Scheme)试验室之一。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获得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超过100家机构的认可,其中不乏美国能源之星、德国DAkkS等权威机构。
中国电研等国内质量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崛起,对打通中国商品出海之路、争取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具有战略意义。
多元化业务交相辉映
除了认证和检测业务外,中国电研还积极进入智能装备和环保涂料及树脂赛道,业务多元化之路较为顺利。
2018年中国电研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中国电研从1989年就开始研发制造电池检测设备,是国内较早进入该赛道的机构。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植和补贴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间接助推了上游电池检测设备需求。凭借三十多年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中国电研斩获了包括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电池行业头部厂商。
尽管2019年由于补贴退坡、汽车市场需求不振等外部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但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趋势没有改变,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依然保持增势,电池检测设备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中国电研也是家电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的头部供应商之一,在2017年就入选了工信部确定推荐的第一批23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除了机器人本体、高频焊接机、充注机和打包机等设备需要外购外,中国电研已经实现了智能数控钣金、真空成型和发泡等设备的自产,并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柔性化产线。
中国电研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除了服务于国内家电市场外,还重点出口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已经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客户。
中国电研同时还是国内发电机励磁装备唯二的头部厂商。在电力生产环节,励磁设备负责为发电机等提供工作磁场,其性能关系着电厂安全生产和电网可靠运行,是发电厂核心控制设备之一。
在这一赛道,中国电研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电南瑞(600406.SH)。尽管在相关业务规模上存在差距,但是中国电研在水电励磁市场优势较为明显,其设备覆盖国内装机容量的30%以上。不过,国内励磁系统市场规模仅有5-6亿元,随着新增装机容量减少,业务增长空间受限。中国电研目前不仅努力拓展水电外的市场,而且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经成功出口二十多个国家。
中国电研在环保涂料及树脂赛道也开辟了相关业务,主要是聚酯树脂以及下游粉末涂料、水性涂料等高端环保涂料,目前应用已经覆盖电器行业所有领域。
聚酯树脂除了满足自产涂料的需求外,也销售给PPG集团、立邦、老虎(Tiger)等涂料厂商。据统计,2014-2017年,中国电研一直稳居国内聚酯树脂产量前三。
在质量技术服务、智能装备和环保涂料及树脂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中国电研业绩维持高速增长。根据其2019年业绩预告,2019年中国电研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21.23%。通过科创板募资,中国电研三大主营业务将分别得到1.43亿元、3.26亿元和1.85亿元的研发投入,可谓“雨露均沾”。
除了不断加码研发之外,中国电研还非常擅长把握海外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机遇。为了保护和扶持本国的制造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往对家电产品进口采取差异化税率政策,对整机进口采用高税率,而散件零部件则能享受优惠税率。家电制造产能逐渐向这些市场转移,反而为中国电研这样的设备提供商提供了机遇。
无论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科创板上市,国家队背景的中国电研都充分发挥研发、资本和市场优势,步履稳健。中国电研已经在多个行业都“押对了宝”:质量检测服务随着中国日益扩大的内需和外销不断增长;电池检测设备正遇到下游动力电池装机量扩充的红利;家电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和励磁设备则成功在海外市场找到了新增长点……
主营业务向好发展的中国电研,无疑更能扛好让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大旗。在中国电研为代表的国内质量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努力下,假以时日,中国电器产品将能获得与市场地位相等的话语权,无需再“削足适履”。
作者:夏一哲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