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值支撑下的特斯拉,势不可挡!
2022的特斯拉看点,会继续是数字的蹿升。
2005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把这个命题翻译成现在年轻人能理解的话,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的是,舆论/风评/口碑等都让人觉得主角身边围绕着满满的争议,而现实的是,它的销量/份额走势等,却再一次次刷新纪录。
时间进入2022年,特斯拉这种企业会继续引导人们的思维/关注,毕竟它开创性的给出了很多传统车企无法带来的体验,也比如,它在舆论场/法庭上,当下也处于战无不胜的状态。
从2021年后半年开始,特斯拉基本在全球的节奏是相通的,在接受相关机构调查、消费者诉讼反诉讼的局面下,继续拉高着销量数字/市值,至于马斯克减持变现,则是另一个话题。
2022年的特斯拉,是不是还会继续呈现这种企业铁律“高体量=高声量=高市值=赢者通吃”,这当然是个值得玩味,且目前不会有太能说服人答案的话题。
能看清的是,特斯拉销量/诉讼模式
12月24日的上海车展相关事件开庭,属典型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此事还在发酵,没有像众多同类事件一起归为沉寂,情理之中则是,没有当庭宣判、证据→名誉之间的不断拉扯,以及无法预计最终结果如何。
但,也正是因为有着一系列相同的海内外同类事件,我们得以通过之中的共性,找到一些相应的结论。
被调查领域,特斯拉在海外市场比较重大的事件包括:4月份被NTHSA开始调查的刹车事件、8月份被NTHSA开始调查的AutoPilot事件及开始召回、年末被调查的车内可行驶中玩游戏安全隐患事件、特斯拉太阳能安全隐患以及不久前的Model Y悬挂脱落事件及召回、因后摄像头线束问题召回47.5万辆车型等。
在中国市场比较重大的事件包括:因主动巡航可能被误激活召回超28万辆车型、因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问题,悬挂相关事件,最终召回超过2万辆等。
国内外市场的共性之一是,关于AutoPilot驾驶系统存在比较明显的隐患,之所以说是隐患,其实与目前无法获得完整的核心数据相关,至于为何无法获取,因为特斯拉这种新事物对传统规则进行了很大规避。而这,也与下文的诉讼相关。至于在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相关召回逻辑里,也有一定的信息差异,美国召回因为0类故障,中国市场召回是因为存在误激活可能性。暂且,先对其不下明确结论。
诉讼领域的案例,要比被调查方面有更多的共性。全球的特斯拉行事风格目前都是比较强势的,有消费者相关的诉讼,就实行另一维度的反诉讼,有企业之间的相关诉讼,同样实行相关反诉讼,有机构相关的事宜(海外为主),特斯拉的路线也基本是“法庭见”。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今,涉及Tesla,Inc(汽车/能源公司业务)的部分诉讼清单中,特斯拉参与了 1200 多起诉讼。
不过,纵观全球,特斯拉目前的诉讼行为,只有在中国市场对车主进行了反诉讼,海外基本全以赔钱和解达成。外媒也针对于此,给出了Tesla Takes Customers to Court to Silence Its Critics in China这样的标题表达,直译就是“特斯拉把车主告上法庭,以压制那些批评它的人”。
关于特斯拉/马斯克为何要频繁诉讼,不用去过多讨论背后的深层原因,只要知道,它是一家非常善于利用法律流程/时间来灵活变化的企业即可。换言之,一宗宗官司的背后,此前的1200余例最终的结论均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眼前的热议,保险之于特斯拉
舆论风评存疑,不影响特斯拉销量爬升;
全球诉讼频繁,不影响特斯拉销量爬升;
所以,很多话题讨论的点即为,针对传统企业能造成极大影响的相关事件均无法影响特斯拉,谁能影响特斯拉?
当下,关乎于此的高热度话题即是,新能源专属保险(试行)上线,相关的信息发布之后,特斯拉的多款车型保险发生了100%以上的上涨。试行阶段,很多可变,根据最新的消息来看,也有部分保险公司快速下调了特斯拉保费40%左右。本质上,一切尚未形成定论。
社交网络上,很多特斯拉车主的核心普世信息传播为,“高保险劝退”,劝退只是心理过程,而非实际动作。再加之眼前的众多下调信息,显而易见的是,所谓劝退的感觉会越来越低。
至于关于特斯拉的相关保险为何会变,主要原因关于特斯拉自身,次要原因关于保险行业的利润模式。
当前,关于特斯拉相关车型与保险之间的关系主要在于,1. 产品品控 2. 理赔率约为1:1.4左右 3. 维修成本高(全铝一体车身/零部件价格)等。不过,从整个行业来看,新能源专属保险(试行)规则之下,大多数新能源车型的保险属于微涨/微跌状态,25万以下售价车型影响很小,25万元以上售价车型有所上涨,幅度低。这之中,特斯拉的上涨虽属个案,但显然值得进一步深度挖掘。
高市值支撑下的,势不可挡
结合上述,可以预见特斯拉接下来的发展,是利好而非利空。
不谈具体的技术/能力,特斯拉当下给消费者的用户体验=20余万元,更成熟/更先进的潮牌,和当年的苹果手机有异曲同工之妙。回溯苹果的相关的发展历程,也在初期经历过舆论风评讨论,且在如今取得了极高市值,站在生态/硬件自研/软件自研/软件付费/狭义OS这些层级来看,苹果和特斯拉之间的相同点不少。
只是,苹果的度显然把握的很好,没有引发过核心痛点话题的相关讨论,特斯拉则不然。
回归特斯拉强势的原因,还是与其创新技术优势相关,整体创新之后与传统汽车制造业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反差,经历市场考验之后被进一步认可,资本市场加码注入,站在了全球第一车企市值、创始人成为世界首富的现实状况。
电子电气架构E/E的技术能力需要多数车企在2023年才能实现其几年前的功能水准,制造毛利提升/传统制造成本下降拉开制造领域优势,软件付费/碳积分交易等成为其核心利润来源,可以说特斯拉确实有着一系列的相关优势。再加之背后的超高市值,尤其是马斯克在2021年12月不断进行减持变现之后,市值又逐步回血增长。
资本/投资者的支撑,已经让它拥有优势成倍于传统车企的容错率。所以,我们将见到的长时间常态会是什么?大概率,会是特斯拉继续不可阻挡。
至于截止点,是市场充分竞争,关于它的可替代选项更多之后。诸如,时间激荡沉淀之后,当特斯拉的市值回归1000亿美元左右,和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等持平时,那又是另一番风情。
作者丨黄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9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西门子电池行业研讨会-P4B如何加速电池开发
-
1月10日立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应用新进展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