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焦点和制高点变了,从传统车企转向了特斯拉、宁德时代、小米
总有一些或厚重或倔强或悠长的记忆,如同海浪冲刷海岸一样,在扯下岁末最后一张日历纸时,被推上了岸。
我从宿醉的头痛欲裂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醒来,在四分五裂的睡梦里又一次痛下决心要戒酒。梦里,我好像听见好多新的词,内卷、觉醒年代、共同富裕、双减、响应三孩、元宇宙、小丑竟是我自己……
然后,我有些耳鸣,发现2022年的第一天已经过去一大半,而我的2021年又被偷走了。
时间,真是世上最无情的东西,那些戏谑的,暖心的,爆裂的,无声的过往,每一个时刻,每一帧画面,都抵不过时间如流水般的冲刷,最后都失散在光阴里,痕迹渐渐斑驳。当然,总有一些或厚重或倔强或悠长的记忆,如同海浪冲刷海岸一样,在扯下岁末最后一张日历纸时,被推上了岸。
比如40岁的李想在写给14岁的自己的信里动容地诉说:你40岁的时候仍然口无遮拦、惹是生非、令人讨厌,没有活成别人想要的成熟稳重、心胸宽广、冷静客观。你在28岁的时候有了一个特别痛的领悟:理解别人和坚持自己同样的重要。
这个被调侃为“骂人最狠”的汽车圈“毒舌”,终究活成了少年的模样,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夜深人静不小心看到这样的自我告白时,竟忍不住破防?
李想有没有活明白,不好断言。但代表蔚小理的另一位大佬李斌可能还没有,至少他没有做到理解别人,否则,他不会在热热闹闹的NIO Day采访中,大呼“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燃油车”这样的话。
2021年,不仅仅是蔚小理的幸福时光,也是所有新能源车的高歌猛进之年。三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先后在这一年交付突破10万辆。而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在11月份突破20%,达到20.8%。全年渗透率达到了12.7%。
渗透率20%,这是一个特殊的标尺,每5个人里有一个买电动车,国家规划的目标是2025年达到,现在看来,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而这个世界是折叠的,在光芒笼罩的另一面,满是骇人的暗角。
你可能见过凌晨两三点的月光,但你见过四点的黎明,以及黎明四点起床抢充电桩的电动车司机吗?当新能源车企看着销量数据飞涨喜大普奔,问出“何不食肉糜”的问题时,没有私人充电桩的电动车正像流浪狗一样,饱受充电焦虑的折磨。
前几天,我的一位前同事雀跃地告诉我,定了一辆Model Y,但是没过几天,他又说准备看坦克300了,原因是就在前一晚,Model Y的保费从八千涨到了一万四,一夜涨了80%。不只是特斯拉,随着新能源车专属保费出炉,所有的新能源车保费都有不同程度上涨。
各种劝退的因素叠加,想想还是汽油味香,电动车的路,还长着呢。
但即便如此,对于电动化的争夺已然进入了关乎车企巨头生死存亡的时刻。在新能源江湖,2021年中国本土车企在全世界拿下了超过了60%的份额,全球两大霸主,大众和丰田已经感受到了帝国的缝隙。
几个月前,忧心肿肿的大众CEO迪斯面对狼堡员工呼吁:“下一个高尔夫一定不是特斯拉!下一个高尔夫决不能来自中国!下一个爆款必须是沃尔夫斯堡产的Trinity!”
曾几何时,强盛如“神车”大众也已经开始警惕中国对手的逼近和赶超,我们确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时代正走向终章。
那个上一刻还在狂怼电动车的丰田,最近不也浩浩荡荡拉开架势,一口气发布了一二十款电动车吗?看来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也害怕步诺基亚的后尘,决定张开双臂热情拥抱电动化了。
虚情也好,假意也罢,就像《乌合之众》里说的:“在汹涌的想象波涛之下,群体看不见事实,只看见幻象,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表象。”
世界是折叠的,折了一半就看不到另一半。但互联网的存在,又把折叠的世界拉平了一些。于是,2021年,无数被隐藏的暗角暴露在日光之下,有一些与我们息息相关,也有一些毫不相关,但作为围观者,大多数人“包围”了每一个大事件现场,不在现场也犹在现场。
云南大象“一路象北”出走,鸿星尔克爆红,央视整顿饭圈文化,WYF被刑拘,孟晚舟回国,EDG夺冠,埃隆·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薇娅全网被封……
“魔幻”,大概是去年以来,每个人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共同感受。
而汽车行业,2021年也如野马脱缰般进入了分水岭。一大堆牛鬼蛇神组成的造车大军,让这个行业的内卷化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但也正是这样,让这个行业变得更有趣了。
2022年元旦前几天的一个小饭局上,宁德时代的小毛笑着对我说,“你们今年写我们家的文章至少有10篇之多。”
是啊,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把更多的关注焦点,从昔日的传统车企,转向了特斯拉,转向了宁德时代,转向了蔚小理,转向了华为小米……
行业的焦点和制高点变了,焦点在哪,流量就涌向哪。
但实际上,优胜劣汰的法则永远不会变,只是这个世界在重新洗牌而已。
相关数据统计,到12月底,2021年一共有775家创业公司关闭。11月1日,昔日明星新能源车企拜腾进入破产清算,在6年烧光84亿元后,终究在新能源爆发的前夜黯然倒下。
华为到底造不造车?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掰持清楚,任正非说“以后谁再建言造车谁走人”,但华为依然推出了几乎亲力亲为的问界M5,作为代工角色,小康这次识相地躲在了角落。不管华为能不能把问界做好,它亲自上阵的姿态,已经让强势的主流大厂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至少,在深度合作方面,他们不敢再给华为机会。
这或许就是接下来的规则。几乎可以想象,以后汽车新车发布会可能不再是汽车制造商的专利了,华为、小米、苹果,这些巨头正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迫不及待从幕后走向台前,宣布一辆新车的灵魂归属。而那些只会造车且活儿还不够好的,以后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某一天,有人给我灌了一口毒鸡汤,“好好活下去吧,这样每天都会有新的打击。”——扎心啊!
原来这个世界对“新”的渴望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我想起在一个晚宴上,我听着邻座的95后小姑娘疯狂输出“逮虾户”、“鸡你太美”、“出一咬三”等等这些陌生的语言;而在另一个饭局上,我对面一位技术派“大拿”正在分享“元宇宙”、“NFT”、“矿池算力”、“人工智能鲁棒性”等听不懂的话题。
每当此时,我都觉得,我和他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但,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而且新技术新文化的不断衍生,让这个世界的折痕越来越深,从三维,变成了五维、六维、七维,直到N维。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想,可能就是见过世界的很多面,懂得换位思考,能够中立包容地看问题。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当2022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没有人能够给出对新一年的精准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都需要用更强大的算力来面对这个极速运转的世界。
就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自我宽慰吧:让我们泰然自若,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END-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技术指南立即下载>> 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趋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