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国最大固态电池项目即将投产

5月24日晚间,上汽集团在上海举行的“向新十年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中表示,上汽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

a9785370260958de69089e76844f0f7.jpg

图片来源:上汽新能源技术发布会

据了解,上汽集团的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打造。

性能方面,该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超过 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的场景下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90%。

成本方面,物料成本更低,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 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

全固态电芯或由清陶提供

此前,上汽集团智己汽车已宣布了一个“王炸”新闻:智己L6将搭载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

据介绍,智己汽车应用的是自研的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正极材料+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负极,从而支持智己L6四驱版车型轻松突破1000公里CLTC续航。

并且,利用行业首创的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大大降低了正极和电解质之间的阻抗,配合超高离子电导率纳米固态电解质,使得电芯整体内阻大幅降低,快充速度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准900V超快充。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更早之前的3月12日,在上汽集团的官方微博上,已透露上汽与清陶共同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在排产。

image.png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上汽还透露,“在清陶工厂的产线上,公司自研的制造设备占比已经达到了近50%。”

由此可见,上汽集团本身并不生产电芯,其全固态电池或是与清陶能源共同研发。资料显示,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关系亲密,截至2023年底,上汽累计对清陶能源投资约29.8亿元,间接持股15.29%,是清陶能源第一大股东。

2023年11月2日,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合资成立了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汽清陶”),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峥,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清陶能源持股51%,上汽集团持股49%。

据了解,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已经立项,计划2025年年底完工。一期产能规划0.5GWh,第一阶段产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第二阶段将突破500Wh/kg。

全国最大固态电池项目6月投产

5月11日,来自“昆山发布”的消息显示,总投资50亿元的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下月(即2024年6月份)即将投产。

f9f3a74ee6bfc8a2828666ba0b7be47.png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和全球规模领先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达产后年装机量将达到100亿瓦时,一期项目年装机量为35亿瓦时。

image.png

图片来源:昆山发布

清陶能源总经理李峥表示,“3年时间内,项目全部达产后,产能可以为1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固态锂电池。”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创始人为师从南策文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两位博士冯玉川、李峥,走的是氧化物+聚合物、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两种技术路径。

截至目前,清陶能源已一共进行了高达10轮的融资。其中,在2021年2月的F轮融资中,其估值为206亿元人民币。

最新的一轮融资为2023年5月31日的G+轮,投资机构为上汽集团,融资金额为27亿元人民币。

从企查查上的直接持股股东看,清陶能源的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分别是冯玉川、李峥,他们分别直接持股14.6535%、14.2095%。南策文院士为第五大股东,直接持股8.8809%。

固态电池“不断涌现”

5月17日,国轩高科在该公司第13界科技大会上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该电池采用突破性的全固态技术,能量密度350Wh/kg,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拥有80%的质量成组率,28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公里。

4月下旬,领新新能源宣布,其固态聚合物电池生产线已实现量产,一期产能为每年0.5GWh(1GWh相当于100万度电)。该固态电池的成本,基本等同于目前量产的液态电池。此外,单体电芯容量可以做到360AH-1580AH,为目前业界最大!

4月12日,广汽集团举行科技日,广汽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阶段性突破成果:实现了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较当前量产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2%以上,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此外,全固态电池的单体容量已经突破30Ah。

同样是4月,据悉太蓝新能源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2月份,辉能科技宣布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样品已发到各大新能源车企进行测试、开发模块。据介绍,其生产的固态电池是大型锂陶瓷电池(LLCB),其在性能方面可做到充电12分钟可达80%的电量,且在充满电状态下,可实现电动汽车超1000km的续航里程

……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电池全部宣称固态电池,而不是只说半固态电池。毕竟当前市场上的半固态电池,已经较为普遍。

海外市场方面,4月初,德国促进可持续物理技术研究会宣布,德国专家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发明了全套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钠硫电池全自动连续生产工艺,可使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000Wh/kg,负极理论装载容量高达20000Wh/kg。

总结

各种各样的固态电池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固态电池的新项目建设也越来越多。

也许是确实有领先的技术,也许是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技术的地位不会变更。

愿全固态电池时代早日来临!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