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电池回收产业:大爆在即,超15万家企业正奔赴战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在飞速向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热度不断走高。

目前,全国已经有15000多家回收网点,基本上能覆盖到85%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使用市场领域。《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期在企查查以“动力电池回收”为关键字检索,共查询到超15万家相关企业。

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大爆在即,电池回收产业有何魔力?接下来的路又在何方?

政策助力,产业出海

2018年至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公示5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入选企业有156家。采用白名单制度,对行业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原则;规定汽车生产、电池生产、梯次利用企业应承担的产品回收责任;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运营、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此外,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被列入鼓励类目录。

2024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大力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等。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如进入欧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提供符合欧盟有害物质含量限定标准的成分说明、碳足迹标签、电池“数字护照”等,并对动力电池回收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场巨大,“钱”景广阔

根据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者12万公里质保。如今8年时间过去了,2024年我国迎来了首批动力电池“脱保”。

有行业人士预计,未来8年时间内,国内动力电池质保到期的汽车将累计突破近2000万辆。

此外,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加,也意味着待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

至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35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预计达1406亿元。

现实来看,2023年行情好时,1吨废旧动力电池的收购价可过万元,卖给下游厂商的“黑粉”(废旧锂电池经过破碎等工序后,得到含锂等金属的黑色粉体)可达8万元/吨。

EVTank预计,2026年我国废旧锂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2026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超710GWh。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近年来回收利用行业政策逐步细化,电池回收商业模式日渐成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先发优势的、掌握废旧电池渠道资源、电池回收技术等的产业链企业将有望率先受益,打开成长空间。

多项支持,商业模式形成

在多项政策和市场机制共同促进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逐步形成了由主要动力电池厂商、新能源整车企业、锂电材料企业与有资质的专业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为主体的回收模式。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国内已有162家汽车生产企业和77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共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0507个。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不断进步,提升了回收效能,也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回收技术上,国内行业物理法与化学法(湿法)并行。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风险,也没有废水废渣排放,是回收磷酸铁锂和碳酸锂电池的优选。

理论上电池材料拆解回收占比越高,动力电池成本越低。“先进的技术、工艺加上专业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不仅能给回收企业带来收益,也会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深圳乾泰能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胡军伟表示。

仍需规范引导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1-5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显示,一共只有156家企业。

由此可见,15万家企业争相入局,拥有回收资质的企业却只占少数,多数企业将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为节省成本,“小作坊”往往徒手拆解电池,尽管存在爆炸的风险,但是面对高额利润,很多人选择铤而走险。

此外,“钱”景广阔,“电池黄牛”也就屡见不鲜,他们的盈利模式即联系车主收购废旧电池包,每度电加价50元甚至更多卖给小作坊。

以常见的80度电池包举例,即使电池容量缩减至40度电,其利润也有2000元,整体利润率也保持在10%—20%左右。

这一乱象使得电池回收难度加大,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上门收购的“电池黄牛”确实要比自己去找电池回收企业或4S店回收更方便,给的价格会更高。

由此可见,电池回收行业仍需国家规范引导。

小结:

一言以蔽之,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入局者”,电池回收业务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另一个蓝海,但这需要规范引导。

可以预见的是,在规范发展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钱”景,行业的春天即将来临。

参考:

要火了?超15万家企业奔向这个行业!

探究丨多家车企踏入电池回收市场 蓝海即将变红海?

电池重生记:新能源车退役电池的环保再利用

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58万吨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加速跑”

?

       原文标题 : 资本 | 电池回收产业:大爆在即,超15万家企业正奔赴战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