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锂电池大客户破产
1月17日,锂电池使用大户、美国造车新势力Canoo宣布已向特拉华州美国破产法院提交自愿请愿书,根据美国破产法第7章寻求救济。
Canoo在其破产申请(以及其子公司的申请)中表示,估计其资产价值1.26亿美元,欠债权人超过1.64亿美元。这明显是资不抵债了。
这是美国造车新势力品牌Fisker破产清算计划获得特拉华州破产法院批准后,又一美国造车新势力公司宣告破产。
关于Canoo
Canoo是一家于2017年横空出世的、有中资参与背景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创始团队云集了宝马、福特、Uber等巨头的前高管,是全球滑板式底盘造车模式的先驱,代表作包括可爱的蛋形电动汽车。
图片来源:Canoo
例如,创始人Stefan Krause擅长财务,曾担任宝马、德意志银行的首席财务官;另一位创始人Ulrich Kranz则主导开发过宝马Z3、X5,推动MINI品牌复兴,创立纯电动产品线i系列。
2019年9月24日,Canoo发布了它的第一款基于自研滑板式底盘打造的电动汽车canoo,计划首先进军美国和中国市场。
2020年,苹果为了推进纯电动汽车项目的发展,曾试图洽谈收购Canoo,但未能成功。同年12月,Canoo通过SPAC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距其成立仅仅三年,最高市值达到21亿美元。
Canoo的产品曾成功交付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防部(DOD)、美国邮政服务(USPS)、俄克拉荷马州,并与沃尔玛等有合作协议。
不过,2021年以来Canoo的发展之路就不平坦。当年年初,Canoo爆发小型离职潮,包括基层员工在内共有五十人以上离职。接连出走的高管包括首席设计师Mike de Jung,车辆项目负责人Nicolas Leblanc以及负责软件控制的Richard Walker。
2024年9月,随着Canoo汽车工程高级总监克里斯托夫·库特纳离职,Canoo的9位联合创始人全部离开。
2024年12月,Canoo陷入了资金危机,解雇82名员工,并让剩下员工进入所谓的“强制性无薪休息期”。同月,Canoo还在公司主页上发布了一份声明透露,称已让82名员工休假,并且暂停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工厂。
有分析认为,Canoo失败的根源在于商业模式。一开始,他们设想非常美好,针对2B市场,一是为主机厂提供滑板式底盘,帮助快速开发新车型;二是针对物流货运领域,自造货运车型。
针对2C市场,则采取订阅模式,类似于“短租”。
可现实操作下来,主流大车企更倾向于保留底盘生产,例如Canoo与现代汽车的合作项目仅仅一年就胎死腹中。同时Canoo创新性的订阅模式也没搞起来。
Canoo不得不将重心放在货运领域,但获取的订单数量有限,难以规模化降低成本。2023年销量仅为22辆。
直到2023年第三季度,Canoo才开始有收入,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又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财报显示,Canoo去年1-9个月营收149.7万美元,同比增长188%;净亏损1.12亿美元。2020年-2024年9月,Canoo累计亏损13.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7亿元)。由于未能获得资金支持,与海外资本洽谈也以失败告终,最终只好申请破产保护。
Canoo的电池供应商
公开消息显示,Canoo已公开的电池供应商是日本的松下。
2021年,Canoo宣布与松下达成电池供应合作,松下将为Canoo旗下Lifestyle版本的Canoo车型提供动力电池,新车计划于2022年第四季度投产。
据了解,Lifestyle版本的Canoo车型装配80kWh的电池续航里程可达402km,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约为260kW,起售价格为34750美元。初步计划由代工企业VDL Nedcar在2022年为北美和欧洲市场制造1000辆,此后在2023年将产量增加到15000辆。
如今Canoo的破产,意味着松下又失去了一个客户。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