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好?Overhang设计的隐藏陷阱
锂离子电池极片设计中的Overhang(负极覆盖正极的余量)并非越大越好,而是需要在安全性与性能之间寻找平衡。
一、为什么Overhang不宜过大?1.能量密度降低
过大的Overhang区域会占用电池内部空间,导致活性材料占比减少,多余负极材料无法有效利用,降低电池的质量/体积能量密度(Wh/kg或Wh/L)。
2.容量损失与效率下降
充电时,锂离子可能扩散至未被正极覆盖的Overhang区域并残留,无法在放电时完全脱出,导致首次库伦效率降低和容量衰减。
3.析锂风险增加
锂离子在Overhang区域因浓度梯度横向扩散,放电时路径过长可能导致锂残留,长期循环后析出形成枝晶(枝晶可刺穿隔膜引发短路)。
4.机械应力问题
对高膨胀材料(如硅基负极),过大的Overhang区域可能因膨胀不均导致极片弯曲、分层,加速电池老化。
二、Overhang过小的风险1.正极边缘析锂
正极未被覆盖的区域会形成“盲区”,锂离子无法嵌入负极,直接在正极表面析出导致短路风险。
2.局部电流密度过高
有效反应面积减少,相同总电流下局部电流密度升高,加剧极化和SEI膜生成,影响倍率性能。
三、设计优化原则1.基础覆盖要求
最小Overhang需覆盖正极边缘毛刺和工艺偏差,通常余量设计为3mm(宽度方向),减少正极边缘析锂风险(文档强调需保证负极完全覆盖正极)。
2.材料膨胀补偿
针对高膨胀材料(如硅基负极),需额外增加Overhang余量以容纳体积变化,避免循环中结构破坏。
3.隔膜热收缩影响
Overhang需考虑隔膜热收缩率。例如,140℃下陶瓷隔膜热收缩1.5%,设计时应确保余量覆盖该变化。
4.与N/P比协同设计
合理的Overhang需配合N/P比(1.03~1.5),既避免正极容量过剩导致析锂,又减少过量负极浪费。
结论
Overhang设计的核心是在安全阈值内最小化余量。需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如膨胀率)、制造工艺精度(如涂布/卷绕偏差)及使用环境(如温度)的影响。最终目标是在避免析锂和内短路的前提下,最大化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参考资料:1.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张双虎-End-
原文标题 : 越大越好?Overhang设计的隐藏陷阱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即日-6.30免费下载>> 燧石技术“AI+热成像”的新能源安全预测性维护方案白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