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越大越好?Overhang设计的隐藏陷阱

2025-04-16 10:19
锂电解码
关注

锂离子电池极片设计中的Overhang(负极覆盖正极的余量)并非越大越好,而是需要在安全性与性能之间寻找平衡。

一、为什么Overhang不宜过大?1.能量密度降低

过大的Overhang区域会占用电池内部空间,导致活性材料占比减少,多余负极材料无法有效利用,降低电池的质量/体积能量密度(Wh/kg或Wh/L)。

2.容量损失与效率下降

充电时,锂离子可能扩散至未被正极覆盖的Overhang区域并残留,无法在放电时完全脱出,导致首次库伦效率降低和容量衰减。

3.析锂风险增加

锂离子在Overhang区域因浓度梯度横向扩散,放电时路径过长可能导致锂残留,长期循环后析出形成枝晶(枝晶可刺穿隔膜引发短路)。

  4.机械应力问题

对高膨胀材料(如硅基负极),过大的Overhang区域可能因膨胀不均导致极片弯曲、分层,加速电池老化。

二、Overhang过小的风险1.正极边缘析锂

正极未被覆盖的区域会形成“盲区”,锂离子无法嵌入负极,直接在正极表面析出导致短路风险。

2.局部电流密度过高

有效反应面积减少,相同总电流下局部电流密度升高,加剧极化和SEI膜生成,影响倍率性能。

三、设计优化原则1.基础覆盖要求

最小Overhang需覆盖正极边缘毛刺和工艺偏差,通常余量设计为3mm(宽度方向),减少正极边缘析锂风险(文档强调需保证负极完全覆盖正极)。

2.材料膨胀补偿

针对高膨胀材料(如硅基负极),需额外增加Overhang余量以容纳体积变化,避免循环中结构破坏。

3.隔膜热收缩影响

Overhang需考虑隔膜热收缩率。例如,140℃下陶瓷隔膜热收缩1.5%,设计时应确保余量覆盖该变化。

4.与N/P比协同设计

合理的Overhang需配合N/P比(1.03~1.5),既避免正极容量过剩导致析锂,又减少过量负极浪费。

结论

Overhang设计的核心是在安全阈值内最小化余量。需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如膨胀率)、制造工艺精度(如涂布/卷绕偏差)及使用环境(如温度)的影响。最终目标是在避免析锂和内短路的前提下,最大化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参考资料:1.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张双虎-End-

       原文标题 : 越大越好?Overhang设计的隐藏陷阱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