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光至科技电池壳毛化案例分享 | 助力新能源领域技术新升级

前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系统不断升级创新,朝着轻量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系统电压的升高,对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电池绝缘涂覆工艺作为保障电池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面临着更高的技术挑战。激光技术凭借其高效、精密、灵活的特点,在电池绝缘涂覆工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传统电池涂覆工艺的局限性

目前,主流的电芯绝缘方案大致分为四种,分别是PET绝缘膜、粉末涂层、环氧涂层和UV绝缘涂层。PET膜是薄膜形态,与电池壳体之间的粘接性能较弱,在复杂使用环境下容易脱落,电池安全性降低。环氧涂层工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PET膜附着力不足的问题,但其固化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粉末喷涂工艺在某些场景下也有应用,但其均匀性难以控制,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此外,粉末喷涂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不符合现代制造业的环保要求。因此,UV涂装工艺凭借快速固化、强附着力、高绝缘性等优势,正逐渐成为电池绝缘涂覆的新趋势。

image.png

二、激光电池壳毛化的工艺探索

UV涂装工艺对电池壳表面粗糙度(Ra值)要求极高,精准控制表面粗糙度是确保涂层附着力、绝缘性能、耐老化性能及提升UV涂装效率的关键。在这一领域,激光技术凭借其卓越的精准控制能力,为实现UV涂装工艺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image.png

激光毛化是利用高能脉冲激光在电池壳表面形成微米级粗糙结构的过程。当激光照射到材料表面时,材料吸收光能,使部分材料气化,导致材料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结构。激光毛化技术的效果受多种参数影响,包括激光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脉冲频率,脉宽,振镜速度,光斑形状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各影响因子的控制,可以实现对Ra值的精准调节,满足不同涂覆材料的需求。

1、平均功率对Ra的影响:峰值功率不变,平均功率增加,Ra值随之增大

image.png

2、重叠率对Ra的影响:保持平均功率不变,重叠率越高,Ra值越大

image.png

3、激光工艺参数对毛化Ra值的影响

image.png

三、光至科技电池壳毛化方案

光至科技专注于先进光纤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电池壳材料特性及工艺需求,推出1000W多种类型的脉冲激光器,提供单模(GM)与多模(GMC)多种激光器方案,满足电池壳毛化多元生产需求。

image.png

1、光至科技GM单模激光器毛化方案

image.png

型号推荐:YFPN-1000-GM

image.png

方案优势:圆形光斑单模激光器,幅面大,粗糙度可控范围大,Ra可调范围0.1~3μm。

YFPN-1000-GM打样效果展示:

image.png

2、光至科技GMC多模激光器毛化方案

 

image.png

型号推荐:YFPN-1000-GMC-H5、YFPN-1500-GMC-H15、YFPN-1000-GMC-H50

image.png

方案优势:高功率输出,聚焦光斑较大,效率高,最大效率可达9000+mm2/s。可全自动化集成,适用范围广,满足不同材质和厚度的电池壳需求。专为电池毛化定制的YFPN-1000-GMC-H50方型光斑激光器,可配合振镜进行飞行打样,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YFPN-1000-GMC-H5效果展示:

image.png

YFPN-1500-GMC-H15效果展示:

image.png

YFPN-1000-GMC-H50效果展示:

image.png

毛化方案应用效果展示

image.png

激光毛化技术正逐渐成为电池壳表面处理的新趋势。光至科技凭借其在激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出了一系列适用于电池壳表面处理的激光毛化解决方案,为新能源电池行业提供了高效、精密、稳定的创新选择。光至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激光器性能,开发更多适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激光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