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
-
苹果要造车,它的电池技术如何?
苹果(AAPL.US)造车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苹果从未对此事做过正式回应。而在电池技术领域,苹果公司似乎正在发力。最新消息是,苹果公司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可能包含其突破性电池技术的乘用车
-
电池回收市场,电池粉碎技术有了新突破
动力电池的回收潮正在对市场形成较大影响。中汽研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报废量累计达到20万吨。未来,退役电池的规模还会持续增加,妥善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刻不容缓。近日,美国企业BCA In
-
先惠技术获宁德时代/孚能科技超5.4亿元订单!
2021年注定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年。一方面,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已打好基础迎战2021;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已初露峥嵘: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用新能源汽车取代美国政府拥有的约65万辆汽车
-
哪些电池技术令人期待?
说到新能源汽车,一般而言,最值钱的是动力电池,因为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新能源汽车的40%左右。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比同级别燃油车价格更高的一个原因。不过,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一再下降,目前已显露出初步与燃油车平价的迹象
-
华为公布锂电池技术专利
2月2日,华为公布了一项锂电池技术专利,即了“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专利,其主要是提供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碳层,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图片来源:天眼查摘要显示,本
-
“掺硅补锂”电池技术,如何做到让汽车续航超1000公里?
1月份,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发布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并全球首发两款量产定型车。该高端电动汽车最大的亮点,是新车将搭载上汽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采用“掺硅补锂电芯”技术的电池,最大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新车预计2021年四季度实现量产交付
-
石墨烯电池制作工艺技术分析
据了解,在动力电池行业内,一般遵循“哪种成分起主要作用,就以哪种成分来定义”,由于动力电池性能与正极材料关系最大,因而一般命名以正极材料作区分,比如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石墨烯电池”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含义应该为:正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烯的电池
-
宁德时代推出新电池技术,什么是CTC电池?
1月27日消息,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正式宣布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重点提出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技术。项延火指出,CTC电池技术2028年前后有望升级为第五
-
宁德时代CTC技术曝光:2025年见面!
据媒体报道,1月27日,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宁德时代将于2025年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电池技术。项延火进一步指出,CTC电池技术2028年前
-
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的技术资料说明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集成保护电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那么你知道这些高科技可能会含有的锂离子电池集成保护电路吗?在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过程中,过充、过放电和过电流是影响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
高压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和技术应用详解
随着全球多样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着,包括我们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那么你一定不知道这些产品的一些组成,比如高压锂离子电池。什么是高压锂离子电池?高压电池是指电池电压比较相对于普通电池来说比较高的电池
-
浅谈固态电池的三种技术路线
1月9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宣布公司将在2022年量产固态电池,准确来说是“半固态电池”。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目前蔚来采用的并非全固态电池,还是带有液体(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原因是目前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很低
-
软包电池技术水平及特点解析
锂离子电池根据封装方式和形状不同,可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电池。三种动力电池的组成要素区别不大,核心差异在于圆柱和方形电池主要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外壳,软包动力电池采用铝塑膜作为外壳。由于形状不同,也形成了圆柱卷绕、方形卷绕和叠片三种制造成型工艺
-
三元材料电池的技术水平与特点有哪些?
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安全性能、电池寿命、电池成本等问题,都是制约消费者购买力及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的关键因素。动力电池技术性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的对应关系主要有6点:1.能
-
什么是“掺硅补锂电芯”技术?
日前,据媒体报道,智已汽车正在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掺硅补锂电芯”技术,双方将共享技术专利,并协同完成各项整车严苛测试,并在未来量产使用这项技术的电池。据透露,基于“掺硅补锂电芯”技术的电池,其能量密度较现在行业领先水平将高出30%-40%
-
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全固态电池的三大技术路线
近日,固态电池获得突破的消息,激起市场千层浪。毕竟这是市场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技术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发展进程,相关企业不可能不重视。从技术路线看,就如同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各种技术路线一样,固态电池也分为三大技术路线
-
FF主推,什么是全浸没式电池冷却技术?
12月2日,Faraday Future (FF)宣布了与供应商Mivolt在全浸没式电池冷却系统上的合作,Mivolt将为FF提供先进的电介质冷却材料,以支持FF的全浸没式电池液冷系统专利技术,该系统包括一体式的、带有安全架构的电池组设计
-
广汽这场线上科技日很“干”很“躁”:从智能驾驶到石墨烯技术
图文 汪晶编辑 Davy时间回到3年前的2017年7月28号,番禺,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家位于广州郊区的年轻公司,将会承载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的未来。而在更早之前的7月21日,广汽首款纯电动汽车传祺GE3正式上市,同时,它也是广汽传祺基于新能源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
-
技术文章—电路笔记 : 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EIS)
老化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电池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变化。阻抗随容量的下降而呈线性增加。使用EIS监视电池阻抗的增加可以确定SOH以及电池是否需要更换,从而减少系统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
-
比亚迪“刀片电池”利刃出鞘 引领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
3月29日,比亚迪推出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也就是“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凝结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近二十年研发和应用经验,集成比亚迪从电池原材料制取到动力电池包制造全产业链优势,兼具高安全、长寿命和长续航三重优势,让磷酸铁锂电池重新焕发活力
-
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将“王者归来”?
3月29日下午,在深圳卫视的《超级发布会》节目上,比亚迪以线上发布会的方式公布了该公司在电池领域的最新技术: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方面表示,该电池电池采用了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
-
安全技术更高,不怕自燃的固态电池何时才能普及?
电池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关乎着车辆的用车体验用车安全,,也是各大车企相继竞争的行业,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受到电池安全容量等因素的制约,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有着更高要求的电池能量密度等需求,固态电池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固态电池 2020-03-02 -
新型钠镍氯化物电池技术概念验证成功,电池更高效便宜
据外媒报道称,近日,独立的技术创新中心的CPI宣布跟LiNa Energy(LiNa)和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合作的项目,以此证明LiNa的新型钠镍氯化物电池技术的概念验证已经获得成功
钠镍氯化物电池 2020-02-13 -
有可能促进电池革命的几项新能源储能技术
目前,与燃油汽车成本相比,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美国能源部(US Energy Department)披露了三种新能源储能技术,或将帮助电动汽车进入汽车主流市场,成为人们负担得起的消费。时间
-
浅析高压储氢技术的“痛点”
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在储运过程中极易发生泄漏。这种特殊性在开放空间里,对安全更有利,但是一旦散逸受阻,大量氢气积聚,又可能造成人员窒息,且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遇火就会燃烧,甚至爆炸。
高压储氢 2019-02-19 -
动力电池回收硬核技术流!干湿法拆解梯级利用利润空间计算大盘点
大量的退役电池将对环境带来潜在的威胁,尤其是动力电池中的重金属、电解质、溶剂及各类有机物辅料,如果不经合理处置而废弃,将对土壤、水等造成巨大危害且修复过程时间长、成本高昂,因此回收需求迫切。
-
图解汽车电气系统11-汽车低压锂电池技术
锂电池的优点是充电循环次数多,没有记忆, 很高的能量密度从而减轻了重量。宝马F80/F82/F83上使用了低压锂电池,下面以上述车型锂电池为例。
-
-
从技术角度看圆柱型锂电池21700
与软包和方形锂电池相比,18650圆柱形锂电池,是商业化最早,生产自动化程度最高,当前成本最低的一种动力电池。又有Tesla多年夹持,基本保持着与软包和方形电池三分天下的局面。
-
-
Nat. Commun.: 改“围堵”为“疏导” ——清华大学杨诚课题组在高安全性锂金属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锂金属电池的电极容量可达到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10倍以上,是未来最有希望的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直接使用金属锂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较差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
-
回顾2017年各院校电池技术的研发动态
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令的陆续发布,电动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汽油车及柴油车,这已成为业内所熟知的行业趋势。为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各国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也纷纷致力于电池技术及产品的技术研发及测试。
-
恩力能源首席技术官车勇谈水系离子电池技术及应用
近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苏州香格里拉酒店圆满召开,来自中、美、英、德、澳、日、韩等国家的1400余位嘉宾到场参会。
-
石墨烯材料在锂电池负极应用技术解析
利用石墨烯球包覆的正极和石墨烯球负极制成的全电池,在商业化电池条件下具有800Wh L-1的高体积能量密度,60℃下循环500次仍有78.6%的容量保持率。
-
钛酸锂电化学嵌锂过程结构转变及锂离子占位变化技术解析
近日,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章炜用原位X光吸收谱测量并结合最新的第一原理计算解析了钛酸锂在电化学嵌锂过程中所经历的局域结构转变以及相应的锂离子占位变化。
-
锂金属电池的耐弯曲负极技术解析
近日,天津大学罗加严教授提出通过将锂结合到可弯曲的支架材料中制备出了耐弯曲的锂金属负极。不仅如此,文中还展示了一个能稳定输出的可弯曲的集成太阳能电池—电池系统和高电压串联可弯曲电池组。可以预想,这种耐弯曲阳极进一步和电解质以及正极相连接将能开发出新的可弯曲能源系统。
-
藕状结构实现具有高锂载量无枝晶锂负极的技术解析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等证明了具有适当的内外半径比的空心碳纳米纤维,可以使锂离子选择性沉积在内表面。基于该原理,作者设计了一种藕状结构实现了具有高锂载量的无枝晶锂负极。莲藕状的碳纳米纤维阳极并包覆LiNafion作为人工SEI膜,实现了3600mAh的容量并提高了库伦效率。
-
锂盐设计应对锂氧电池负极稳定性技术的新思路
如何提高金属锂负极在氧气氛围中的稳定性是锂氧电池面临的大挑战,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也是锂金属负极研究的新课题。这篇推送,将介绍一种通过锂盐的设计应对这一挑战的新思路。
-
自旋电子超交换相互作用调控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究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三元层状正极材料中过渡金属离子之间“自旋电子超交换”作用。
-
固态电极-电解质提高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容性技术研究
近日,弗吉尼亚大学Gary M. Koenig Jr(通讯作者)团队研究和表征了用于高压活性阴极材料LiMn1.5Ni0.5O4(LMNO)和电解质Li1+xAlxGe2-x(PO4)3(LAGP)的固态电极-电解质。
最新活动更多 >
-
精彩视频立即观看>> 引爆数据变革,ADI开辟行业未来
-
3月10日立即报名>> TDK集团在新能源及能源转换领域的解决方案
-
3月17日抢先报名>> OFweek 2021(第六届)锂电池&电动车产业大会
-
即日-3.18限时下载>> 嵌入式软件技术革新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智能工业开发挑战
-
3月19-21日立即预约>> 深圳CIBF 2021展会全程直播
-
3月24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精准触达,高效转化——高科技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