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硅负极
-
动力电池月报|2025年4月:产业持续高增,结构分化显现
芝能科技出品2025年4月,中国动力与其他电池市场延续增长势头,产销同比增幅显著,出口继续扩张。但在增长表象下,装车量环比下滑、三元电池份额持续萎缩,揭示产业链内部正在经历技术路径与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
-
锂离子为什么能在正负极来回脱嵌,材料的结构不坍塌?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脱嵌进行充放电。为什么锂离子能够在正负极材料中脱嵌而不导致结构坍塌呢?本文基于一些文献进行简单的总结。 1.晶体结构设计(层状/框架结构) 正
-
一季度亏损延续,赣锋锂业高管大调整!
4月29日晚间,锂业“双雄”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双双发布了2025一季度报告。赣锋锂业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72亿元,同比下降25.43%;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39亿元,虽然有所收窄,但亏损局面仍在延续
-
年产6000吨高纯硫化锂固态电池材料项目正式公示!
4月8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5年4月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公示名单(三)》。公示的项目包括了年产26000吨高性能硫化锌、6000吨高纯硫化锂固态电池储能材料项目(年产26000吨高性能硫化锌)等
-
-
一家腰部动力电池厂商,如何实现“低售价+高毛利”的快速增长?
“崛起或是崩溃,其实都是一个问题。”按照最近几个月度数据,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在50%上下,其高增长的态势也即将迈入中尾段。在这一背景下,国内整车厂们可能还有空间通过市场化竞争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业务的持续增长,从而带动行业的结构性/格局变化
-
锂电硅碳负极材料,拐点时刻
硅碳负极材料是锂电池领域突破能量密度瓶颈的核心技术,其作用在于通过硅与碳的复合结构实现超高储锂能力。硅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石墨的10倍以上),但充放电过程中300%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失效
-
总投资58亿元,13万吨钠电池负极材料签约落户
据遂宁发布消息,3月31日,遂宁经开区与武汉天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钠科技)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消息显示,此次签约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13万吨钠电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基地,预计满产后年产值约45亿元,年纳税1亿元
钠电池负极材料 2025-04-03 -
储能龙头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3月15日,派能科技(688063)公告,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副总裁、核心技术人员施璐先生的辞职报告,公司副总裁冯朝晖先生的辞任报告。短期内第二次变动这是派能科技近期第二次调整高管、核心技术人员。
派能科技 2025-03-24 -
突发!锂电巨头23位高管大调整
3月20日,锂电行业迎来一则爆炸性消息——全球三元前驱体龙头格林美(002340.SZ)突然发布公告,宣布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大规模调整,一次性涉及23位高管职务变动。这是一场堪称锂电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管调整,不仅是企业内部治理的“地震级”变革,更折射出中国锂电产业链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深层博弈逻辑
-
国资锂电设备高管降薪20%
1月20日晚间,锂电设备企业正业科技(300410.SZ)发布《关于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自愿降薪的公告》。公告显示,正业科技于近日收到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出具的《关于自愿降
-
突发!锂电巨头多位高管收到监管函
12月26日晚间,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翔丰华(300890.SZ)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于12月26日收到证监会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关于对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鹏伟、赵东辉、叶文国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
250亿元!国轩高科前高管又投资锂电大项目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安徽国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科能源”)举行的总部研发及年产30GWh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图片来源:国科能源新项目的投资,将带动南京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是一个方面;国科能源与国轩高科(002074)之间的渊源,是市场关注的另一方面
-
冻结所有高管年薪!韩国电池厂陷入绝境,CEO:已经走投无路
被欧美市场坑了 ” 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 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SK On,走到了悬崖边。 不仅连续10个季度亏损,净债务自2021年起还飙升5倍至15.6万亿韩元(约822.59亿元人民币)
-
这家负极企业完成27亿融资!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硅基负极材料公司Sila近日完成了G轮融资,共筹得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8亿元)。该轮融资由Sutter Hill Ventures领投,由T. Rowe Price Associates
-
电池巨头冻结所有高管工资
7月1日,韩国电池三巨头之一的SK On宣布了一项紧急管理体制。维科网锂电梳理发现,主要涉及人员为高管,具体如下:1、将C级管理人员的去留委托给董事会,包括首席执行官(CEO)、首席生产官(CPO)、
-
超1700亿巨头换届,宁德时代高管上任副董事长
洛阳钼业6月7日公告,公司完成换届:董事会同意选举袁宏林先生为董事长,选举李朝春先生、林久新先生为副董事长,任期均至公司2026年年度股东大会之日止。此外,洛阳钼业还选举了蒋理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成员
-
这家负极材料企业获超21亿大单
6月4日,美国硅负极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Group14 Technologies, Inc.宣布,其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三家顶尖电动汽车(EV)及两家消费电子(CE)电池制造商成功签署了五项多年约束性承购协议,累计最低承购金额超过3亿美元(当前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
-
总投资82亿,又一负极材料项目即将开工
5月27日晚间,滨海能源(000695)公告,子公司内蒙古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翔福新能源”)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5万吨前端拟开工建设,拟与河北上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署5万吨负极材料前端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款暂估5亿元(含税)
-
龙蟠科技锰锂1号:高循环/长续航 重塑动力电池格局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热潮的推动下,动力锂电池市场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随着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逐渐逼近理论极限,以及电动车自燃问题频发,市场急需一种兼顾安全和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由此,凭借能量密度、低温性能优于磷酸铁锂,安全性、经济性胜过三元的磷酸锰铁锂受到了广泛关注
-
常州再次沸腾!高瓴押注,海归90后携独角兽杀出重围
在创业漫漫征途上,选址常州金坛,无疑为欣界能源搭建了通往固态电池新世界的跳板。 在 这 里 · 读 懂 储&
-
鼎胜新材:毛利率骤降,存货、应收账款双高
近期,细分领域龙头鼎胜新材(603876.SH)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 2023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3 年营收190.64 亿元,同比下降11.76%;归母
鼎胜新材 2024-05-20 -
七家公司同日被证监会立案,已有多名高管相继离职
日前,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七家上市公司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被正式立案调查。这七家公司分别是东旭光电、东旭蓝天、普利制药、威创股份、ST华铁、*ST越博、*ST三盛
-
金银河携最新锂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亮相CIBF2024
4月27日,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图|金银河团队金银河携最新锂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隆重亮相,与权威学者、企业领袖、新老客户朋友们开启全方位的交流,深入探讨电池行业的最新发展
-
净亏7328万,同比大降112.8%!负极龙头杉杉股份怎么了?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产业链的上游也开始进入阵痛期。 近期,锂矿巨头天齐锂业交出了一份巨亏的一季度财报,引发了市场对行业的关注,站在周期的拐点之上,多久能走出周期的底部,是每一个产业链企业都关心的问题
-
比亚迪给头部负极材料供应商涨价10%?
4月3日,来自财联社的消息称,比亚迪(002594.SZ)已开始给负极头部厂商的超低价订单涨价,预计涨幅10%左右。针对此事,有投资者致电比亚迪,得到的回复是目前不太清楚,需要确认一下。有负极材料人士表示,上述价格变化使“本来亏的,涨一点不亏了”
-
金羽新能创始人&总经理黄杜斌: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产业化
近年来,全球各国都纷纷在新能源产业上“押注”,锂电池行业由此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据估计,到2025年末,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535亿美元突破到9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2600亿人民币
-
总投资约242亿,四大负极项目“集结”
近日,四川、湖北、大连、上海四地均迎来负极材料项目新动态,涉及项目签约、投产、复工等,合计规划负极产能超51万吨,总投资约242亿元。一是四川紫宸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紫宸”)115亿石墨负极项目预计3月内投产
负极材料 2024-03-22 -
又一锂电企业高管离职
3月14日,锂电材料巨头盟固利(301487)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人于近日收到财务总监云晓军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云晓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值得注意的是,云晓军原定任期为 2024年1月3日至2027年1月2日
-
LG新能源携手高通开发BMS解决方案
3月10日,LG新能源宣布,计划与高通合作开发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诊断解决方案。据悉,通过此次合作,LG新能源计划将其BMS诊断软件与高通骁龙数字底盘的特定功能集成,从而开发更先进的BMS解决方案
-
高融资低分红,“小作文”能提振欣旺达的股价吗?
《投资者网》吴微 近日,为了应对公司股价走势弱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欣旺达(300207.SZ)发布了《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中,公司重申了聚焦主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策略,并拟从重视投资者回报、积极回购公司股份等方面提振市场的信心
-
又一锂电设备企业高管离职
近日,锂电设备企业正业科技(300410.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月29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徐地明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公告称,“徐地明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同时亦辞去公司
-
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开工
据“江阴发布”消息,2月17日,华盛联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高新区开工。消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2.6亿元,由华盛锂电(688353)投资建设,项目将购置碳化系统、喷雾干燥设备等设备3
-
这家负极材料企业获2.25亿融资!
1月31日晚间,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392)公告,公司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赵继增拟分别以1.5亿元、7500万元认购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创锂能”)新增注册资本。本次增资完成后,北京利尔和赵继增将分别持有联创锂能10%、5%的股权
-
突发!韩国对中国高镍正极企业展开调查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网1月11日发布的通知,应LG化学(LG Chemical Ltd.)提出的申请,韩国将调查中国镍钴锰811系正极材料制造商涉嫌侵犯专利的行为。图片来源:网页截图市场认为,侵犯专利或只是借口,这可能是韩国电池企业为加码美国市场所作的准备
-
全球最大单体负极材料项目投产 杉杉科技的逆周期打法
锂电产业的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要求参与者在技术、成本、产能、资金和管理等多维度进行耐力比拼。在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内卷加剧、洗牌激烈的当下,逆周期布局先进产能,是头部企业坚持长期主义,希冀在下一阶段持续领跑,狩猎更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举措
-
高瑞电源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年度最受用户认可品牌”
评选简介2023年以来,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557.6GWh。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产业保持高成长性的同时,市场化竞争新阶段已然开启
-
高瑞电源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年度锂电材料卓越品牌”
评选简介2023年以来,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1-10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557.6GWh。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产业保持高成长性的同时,市场化竞争新阶段已然开启
-
-
卖给长城汽车电池单价比同业高45%,没有老东家“输血”,蜂巢能源将会怎样?
文丨李佳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一块电池半辆车”,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地发展,动力电池行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毋庸置疑,在当前的动力电池行业中,宁德时代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