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这家负极材料企业获超21亿大单

6月4日,美国硅负极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Group14 Technologies, Inc.宣布,其与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三家顶尖电动汽车(EV)及两家消费电子(CE)电池制造商成功签署了五项多年约束性承购协议,累计最低承购金额超过3亿美元(当前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

Group14表示,这一系列战略供应协议的签署,再次彰显了Group14在推动全球采用下一代硅电池技术方面的进展,将使Group14的客户能够向各行各业提供目前正在生产的最高性能电池,包括汽车、消费电子、电动垂直起降(eVTOL)和其他市场。

资料显示,Group14起源于一家研发生产碳材料的公司EnerG2,2016年4月正式分拆独立,由EnerG2首席执行官Rick Luebbe、EnerG2研发副总裁Rick Costantino、EnerG2首席技术官Aaron Feaver联合创立。

Group14成立后,被多方看好,在2019年完成了A轮融资,筹得18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宁德时代、日本昭和电工、Cabot、巴斯夫公司;在2022年5月完成了4亿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保时捷投资1亿美元,其他5位参投者共同投资3亿美元。此外,Group14在本轮融资之前已经获得了总计4150万美元左右的风险资金和政府拨款。

广获全球知名头部企业的投资背后,是对硅碳负极材料的“押注”,也是对Group14的看好。

Group14的核心技术为硅碳负极材料SCC55?,其容量是石墨负极材料的五倍,能够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50%,可以做到10分钟内的极快充电。同时,该材料易于使用,可实现商业规模生产,可以无缝接入任何锂电池生产线或电池设计中,可实现下一代锂硅和固态电池。

据悉,Group14首席执行官Rick Luebbe曾在2022年表示,公司的硅碳负极材料已经经过了电池制造商Storedot和孚能科技的测试,配备Group14的硅碳负极材料的Storedot电池能量密度为300Wh / 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使用,可以在10分钟内充到80%的容量,而且这一时间还有可能进一步缩短至5分钟以内。

不仅如此,Group14对公司的前景也是相当充满信心。在此次最新签约中,Group14指出,公司的全部客户群预测,到2027年,对SCC55?的需求将是公司预计产能的四倍以上。

因此,Group14正积极扩大其全球制造能力。BAM-1工厂已经生产SCC55?并已向100多家客户(占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的95%)大规模供货。

位于华盛顿州摩西湖的第二家工厂计划于2024年晚些时候开始生产,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先进硅电池材料工厂,初始年产能为4,000吨SCC55?或20GWh硅电池材料。

此外,与SK集团的合资工厂的第一个制造模块目前正在调试,设计制造能力将达到2,000吨SCC55?,相当于每年10GWh的硅电池产能。

Group14表示,随着2025年产能增加30GWh,公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动汽车规模的先进硅材料大规模生产商。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