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召回or自燃 小米/尼康/特斯拉锂电池事故盘点

2014-06-05 00:01
来源: 锂电网

  现在大家最主要的就是担心锂电的燃烧跟爆炸。就目前锂电行业来看,电芯本身的主因导致的爆炸已经非常非常低了,毕竟工厂经过老化分容等等测试,除非是非常低级的工厂,但凡正规公司的产品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大家没必要对电芯的种类有所歧视了。但是外界的条件变化导致的诱因是主要的,如过充、过放、外力冲击、高温等等,所以目前预防办法是做好线路保护设计、合理的结构这些去预防措施。发帖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选锂电要慎重,首先必须对您即将采用的锂电有充分的了解,对它进行合理使用,才会有惊无险。

  一、电池燃烧、爆炸,根据现场分析结果,涉及到电芯的原因,个人理解有几点:

  1、内部短路(多为软包大单体):结构或工艺缺陷导致极耳内插、隔膜包裹富余过少、毛刺、隔膜打折等。极耳内插往往出现在厚电池且内并联的结构中,极耳位绝缘不到位,在后续成品加保护板或使用过程容易导致内部急性短路从而出现燃烧或爆炸(内短路:这点个人是有很深体会的,当时还报废了2K多该种电池,实际属于设计缺陷——异常本质是:内部急性短路),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几乎很少了,除非外力因素。

  2、外部短路:1AH以下的电池外短路导致的燃烧后爆炸不多见,通常都是出现鼓胀或干脆把极耳烧断,个人分析过的是动力电池或大容量手机电池外短路导致的燃烧。这个涉及到客户使用不当——装金属外盒时不考虑极耳绝缘,在装机现场就出现电池冒烟燃烧异常;动力电池也常见结构固定措施不足(考虑不周),在用户使用过程电池组晃动引起电池外部绝缘保护膜破损或者连接线皮破损,最终导致短路燃烧。

  3、过充爆炸:这个是最危险的,也是企业最怕出现的,但,还是偶尔会出现。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两点:a、用户不按要求使用匹配的充电器,从而破坏保护线路且用户往往充电都是不限时充的,这种情况不炸都难;b、电池配组不合理且保护板失效,这种情况下也会炸的一塌糊涂...单节电池同理。

  4、以上3点都是比较常见的,综合来说:结构设计考虑周全和用户按规格书使用是避免产品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方向,相信目前各大电芯生产厂家已经有了很合理的改善措施了,个人觉得开发出更安全的材料才是实现锂电安全的王道。

  二、电池燃烧、爆炸,根据现场分析的结果,涉及到使用不当原因,个人理解如下:

  1、频繁深度充放电:锂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性,很多朋友在使用锂电车或者锂电数码产品的时候,喜欢把电量用到一点不剩(保护板保护)然后再去充电,而在很多人眼中,这也是一种激活电池的做法,在锂电池的使用中,我们把用完电量再充电的情况叫做深度充放电。

  其实,深度充放电是很多人在使用锂电池时候的一个重大误区,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深度充放电次数在其他环境情况恒定的情况下和电池寿命是成正比的,多次充放电会导致电池寿命过早结束。而长时间使用寿命结束的锂电池则极易造成电池鼓胀等情况,从而引发爆炸。

  2、过充放以及充放电流过大:这种情况是在保护板设计不合理而充电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的,我们经常喜欢在设备的电量充满后再充一会儿电,让自己的设备能抗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长期的过充

  和过放情况都会对锂电池性能产生严重损伤和破坏,严重的就会引发爆炸等极端情况,所以电池的电充满了就好,一直插在充电器上,迟早是会酿成悲剧的。 同时我们在充放电的时候也要充电器的电流和用电器的一般电流负载,过高的电流负载极易引起电池的内部短路,从而破坏锂离子,引发电路的安全隐患,同理,对于充电式的充电器电压,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使用充电器的时候也要注意看看充电器到底是否合格。不过在经历过多次的事故之后,厂商也终于的有了行动,为目前大多数厂家都增加了保护装置尤其电子数码产品都增加了双重保护或者多重保护,尽量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过,用户们自身意识的加强,依旧是很重要的。 锂电池对于温度是极其敏感的,如果长期处于冰点以下使用,可能对电池寿命造成极大影响和危害。而长期放在过热的环境下,则会大幅缩减电池的寿命,严重的则由内压增大引发爆炸,即使没有爆炸,电池也会在高热中迅速报废,感觉有些案例中因为池爆炸而不幸遇难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其工作环境的高温所导致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