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千亿动力电池回收,为何迟迟跑不出“宁王”?

2022-06-23 15:56
谈擎说AI
关注

6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带队赴中国铁塔公司开展专题调研。

黄利斌要求,要系统总结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动力电池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其实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的话题,已经不算多么新颖,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井喷,近年来,关于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呼声时有出现。

呼吁动力电池回收,对大众来说最直观的驱动力就是环保,面对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在未来动力电池退役浪潮席卷而来时,如何处理这一波波巨大的环保隐患,无疑值得关注。

不过商业价值,往往是催促行动力最有效的措施。

“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通常有5-8年,就算从汽车淘汰了下来,也并不代表其价值已经挥耗一空。”一位业内人士向谈擎说AI表示,“电池从车内退役后,通常还会有70%-80%的容量存在,即使最终没有了再使用能力,电池里的锂、钴等等金属元素也都有着不菲的价值。”

面对如此种种,蓄势待发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今天走到了哪一步?

望山跑马的前景,和辟渠取水的需求

动力电池爆发基于电动汽车市场崛起,但电动汽车市场崛起的初衷并非为人类带来差异化驾乘体验,而是致力于解决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这一更重大的议题。

在某种程度上,汽车电动化能够实现的基础还是矿产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的矿石总量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想本末倒置,那电动汽车必然需要实现对大量动力电池矿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不过宏大前景,往往是一个望山跑死马的存在。

这两年虽年年都有人称动力电池回收的元年已至,并提出眼下我们已经需要做出接住一波波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准备,但直到今天,不难发现,基于前景来谈元年,元年时常就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今年,甚至明年,是否会是我们真正的动力电池回收元年?也许没有人能够保证,但相较于曾经空谈行业前景,今天更露骨的回收需求出现后,我们似乎确实离元年更近了一些。

谈擎说AI认为,今天动力电池回收需求真正出现,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动力电池供应链的不稳定性风险开始出现,二是面对可以预见的退役潮,社会及国家层面迫切的整治需求。

首先是供应链上,曾经很多年动力电池回收的规模需求其实都不大,对于企业而言,基于前景可以提早做出相应的战略布局,早早做一个观潮人,毕竟面对今天仍模糊的投入产出比,长时间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存疑。

但是这段时间的电动汽车涨价潮,无疑让很多人看到了动力电池回收可以为供应链稳定性提供的宝贵价值。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诸如锂、钴、镍等各大原材料的价格都在持续飙涨,锂盐一年十倍的抢劫式涨价,“妖镍”等新词开始出现,新能源厂商们纷纷落泪。

面对这样源头一堵,后面连着倒一片的风险,电池回收一下子就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前景,变成了眼前的主意。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普及后,供应链原材料再度出现诸如此类的成本危机,那么一波波退役的动力电池,自然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燃眉之急。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看的话,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治理需求也开始出现。

没有电动汽车以前,囿于锂电池回收的规模需求不大,实际经济效益不高,行业内的正规军企业并多,赶海的小玩家们可以自行消化,行业也算得上是岁月静好。

但未来,退役的动力电池无疑是一波波滔天巨浪,小玩家们赶赶海还可以,但面对巨浪来临还能消化得了吗?其回收的工艺,又能否支撑住有望指数级增长的环保问题?

这无疑是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急需回答的问题。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