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暴跌35%,锂电池巨头遭遇逻辑硬伤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500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没有一丝丝防备,刚港股上市没几天的中创新航,开盘后就一路下行,最终以暴跌34.5%收盘,简直让人绝望的巨阴线!
01 中创新航暴跌
而起因只是因为一则消息。
10月27日午间,广汽埃安宣布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该公司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总投资109亿元,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以及自主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
也就是广汽埃安开始确定做动力电池了!
其实此前它已经有相关的信号了,今年7月投资近50亿元设立能源科技公司,布局充换电及储能领域;8月与赣锋锂业达成战略合作,进军锂矿产业。
只是这一次才正式宣布成立因湃电池,正式完成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
也不怪投资者们担忧,毕竟广汽埃安对中创新航太重要了!
中创新航对广汽埃安Aion系列的渗透率约为70%。在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中创新航对广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26.6%、55.1%、51.9%、31%。
广汽现在就是埃安最大的客户,而且这个客户之前还是从宁德时代手中抢过来的,双方因为这个事情还打了几次官司。官司都还没告结,埃安就自己要做动力电池了......
后面随着因湃电池逐步完成电池技术储备和产能的建设和释放,中航很可能要失去埃安这个当前最大的客户,至少也要丢失大多数订单。
而如果在此之前,中航无法拓展其他客户填补埃安丢失后的订单缺口,业绩和成长性无疑将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说实话,这并不容易!
毕竟,广汽埃安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里最有竞争力的公司之一了。
由于此前销量主要面向网约车,导致市场声量比较低,但埃安的销量却悄悄的一路上扬,过去几个月连续突破了3万辆,相反,此前势头最猛的蔚小理却纷纷遭遇销量困境,尤其是小鹏汽车,甚至销量都仅有5000多辆了。
小鹏汽车也是中创新航的重要客户,去年小鹏汽车贡献了5.37亿元的收入,占中创新航收入的7.9%。进入2022年后,合作继续加深,第一个季度来自小鹏汽车的收入为10.67亿元,占比27.4%,中创新航对小鹏汽车的渗透率也从6%提升至27.4%。
如果小鹏汽车无法摆脱经营困境的话,也就意味着中航在后面将丢失两个大客户,影响可想而知。
但这可不仅仅是中航自己的问题,中航遭遇的问题,其实也是摆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多下游主机厂商向电池领域拓展,独立电池厂商怎么办?
02 独立动力电池厂商还有机会吗?
比亚迪这种恨不得螺丝钉都自研自产的就不用说了,现在凡是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汽车厂商都在想办法自己造电池:长城有蜂巢新能源,广汽也搞因湃电池,吉利也在做电池,蔚来也成立了蔚来电池科技........
可想而知,后面这个名单会越来越长,新能源汽车厂商向上一体化,已经初步成为了一大趋势了。
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独立电池厂商就没有活路了?
未必!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做更深入的探讨。
正常逻辑之下,动力电池越重要,则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越有动力向上布局动力电池业务,尤其是规模越大的主机厂商,不然就相当于被中游动力电池厂商卡住了脖子,就像过去两年,锂电池短缺,下游主机厂商对宁德时代言听计从一样。
而且从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本质逐步智能电子化,则理论上,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集中度会远远高于燃油车,也就是整车厂商是有足够大的动力去发展动力电池业务的。
除非动力电池的技术逐步趋同,而且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动力电池厂商很难获得技术溢价,也就是动力电池也变成了其他普通零配件一样,行业的话语权交回到下游的主机厂商,则主机厂商可以选择自己做动力电池,也可以不做,核心是看哪个综合效益。大部分规模偏向的厂商肯定是选择对外采购的。
而且考虑到动力电池在当下,以及可预期的未来5到10年里,依然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 而且后续还将有足够多的技术升级空间的情况下,独立电池厂商依然有不错的生存空间,尤其是行业龙头、巨头。
锂电池的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三元方壳电池,如何在提高续航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整车厂商可以做到的,耗费巨额资源搞研发,如果没有规模优势,也完全不划算。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下游主机厂商做锂电池业务都是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的原因,三元的技术难度更高。
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车型号称续航可以达到1000公里了,但实际上水分已经比较大,再考虑到冬天续航折扣还要加大,动力电池技术依然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还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搞研发突破,独立电池厂商明显要更有优势。
再考虑到,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比较高了,已经突破了30%了,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就10%出头,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玩家入场,这些公司是没有能力自己做电池的,只能依靠独立电池厂商供应。
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5到10年里,动力电池厂商都还可以在行业拥有一席之地,但有一说一,从长期的角度而言,动力电池厂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减弱是无可避免的,尤其是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甚至可以对下游拥有足够话语权的现象,后面很难再有了。
跟大部分行业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话语权最终还是要交到下游主机厂商手里。
这也就意味着:越往后,只要规模越大,技术越先进的动力电池厂商才能活的越来越好,其他的小弟们只能越来越艰难。
大家也不用纠结,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的,锂电池过去两年的疯狂,只是因为行业渗透率确实超低,下游需求又突然爆发,导致供应紧缺,叠加技术难度也比较大,话语权暂时转移到中游而已。
本来,绝大多数行业,中游就是苦逼的存在。
原文标题 : 一则消息暴跌35%,锂电池巨头遭遇逻辑硬伤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7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
1月10日立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应用新进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