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出手就是600亿元的储能新贵,究竟成色几何?

2023-08-31 15:21
新能荟
关注

储能能否成就楚能,还真不好说……

文/NE-SALON小编团

8月28日,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据悉,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00亿元,规划产能150GWh,提供就业岗位20000余个。

这一新闻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对于这家成立仅仅两年的企业,为何如此迅速地投资600亿巨额资金,值得深入了解。

01、宜昌富豪进军锂电新能源

楚能新能源(宜昌)的创始人代德明来自“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湖北宜昌,是湖北省著名的商业大咖。1964年生人,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他曾在22岁时担任国企经理,但在29岁时毅然辞职,决定踏上创业之路。

30岁那年,他在老家宜昌成立了一家家用电器公司,并成功拿到了格力、美的等知名空调品牌的湖北地区代理权,逐渐成为了这些品牌在湖北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36岁那年,在武汉创立了湖北恒信德龙实业有限公司。38岁那年,开始涉足汽车销售领域,并在宜昌开设了第一家广州本田4S品牌店。41岁时,为进一步拓展业务,进入了武汉市场。此后,他陆续代理了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雷克萨斯、路虎等中高端品牌,并建立了多个4S汽车品牌店。47岁时,开始了走出湖北,布局全国。在九年的时间里,在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了300多家汽车品牌店。48岁,成立了恒信汽车集团。同年,恒信汽车集团也开始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榜”上崭露头角,位列全国第12名……

今天,他的企业恒信汽车集团年营收已高达802.14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8位,是湖北省的第三大企业,而他个人也多次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等各类富豪榜单。

然而,代德明并没有满足于此。2021年8月,他成立了楚能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锂电池领域。2022年8月28日,投资600亿元的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开工,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类电池以及PACK模组等系列产品。

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是代德明迈出的重要一步,占地4500亩,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类电池以及PACK模组等系列产品。项目规划产能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50GWh,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基地,涵盖电池和模组制造、能源管理系统研发、制造和销售。

图片

02、0.5元/wh的储能“自杀”式竞争

8月4日,代德明曾公开表示他们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销售储能锂电池,这一价格被行业内视为自杀价格。这个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有人认为储能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商宁愿亏本也要抢占市场份额,因此降价是楚能的策略,他们试图消化库存、维持开工率,说白了就是“亏本赚吆喝”。

但其实这也是大多数部分新兴储能玩家的普遍心态,宁愿亏本也要拿单。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储能电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尤为突出,以至于一度出现了“一芯难求”的情况。但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库存压力开始倒逼各大厂商加快出货。尽管各家储能电芯公司都在宣称拥有充裕的订单,但实际情况却如何,也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了。

在储能行业下游中,最大的需求通常来自于电力行业的“五大六小”电力巨头的招标项目。公开可查询的信息中,只有极少数与楚能中标相关的记录,仅有的一起中标消息最终还出现了废标的情况。

图片

据悉,代德明成立楚能新能源公司,其实也是跨界之举,此前从未直接接触过锂电领域。因此,据业内人士透露,楚能进军锂电池行业后,管理层被很多离职员工诟病,“盲目跨界不熟悉的制造业(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

代德明自己或许都没想到吧,跨界储能之举是看到了储能未来的广阔市场,但没成想刚刚跨界,储能的产能就释放了,大家就开始卷了起来,竞争开始变得异常激烈,与过往的供不应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悉,楚能公司在湖北地区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布局,涵盖了三个关键基地。除了已经提及的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之外,该公司还在孝感临空经济区投资兴建了另一个楚能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此外,他们在武汉还拥有生产基地和研究院,总投资额已经超过千亿元。不过,这仅仅是计划的一部分,最终的实际投资将会根据市场反应来做出调整。

图片

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家公司占据了电池装机量的近70%市场份额,而排名前十的企业则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6%。这使得其他电池企业所剩的市场份额变得非常有限。楚能新能源目前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尚未跻身行业的头部企业之列。无论是在2022年的全国动力电池前15名榜单上,还是在2022年的储能系统集成商Top 10榜单上,都找不到楚能的名字。

有报道显示,楚能新能源已经与国家能源集团、金风科技、京能国际、中电建江西水电、湖北港口集团等多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同金额接近10亿元。然而,从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的储能电池订单数量仅有4GWh。这也许意味着楚能新能源正处于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尚未充分展现出其与这些行业领先企业合作的潜力。

有人说,楚能的取名很有意思,因为其谐音就是“储能”,话虽这么讲,但按照当前这个形势,储能能否成就楚能,还真不好说。来源:NE-SALON新能荟G

       原文标题 : 出手就是600亿元的储能新贵,究竟成色几何?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