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入股蔚来,宁德时代想做“换电王”

2025-04-09 10:51
BusinessCars
关注

宁德时代的转型从收购NIO Power开始。

4月8日,有权威媒体爆料,宁德时代计划收购蔚来能源的控股权。

消息一出,瞬间在股市产生了震荡,在全球股市持续震荡下滑的大环境下,宁德时代和蔚来的股价都不同程度上涨,蔚来在港股更是大涨5.51%。

虽然宁德时代官方回复称“目前没有更多公开信息”,但无风不起浪,外界都相信宁德时代确实在和蔚来进行收购谈判。

进入造车的第十个年头,亏损问题始终是萦绕在蔚来头上的一朵乌云。随着4月的开始,一季度结束,蔚来的累计销量为42,094辆,其中乐道的销量更是只有14,781辆。

在销量提升缓慢的影响下,蔚来的流动资金也面临着挑战,最重要的是蔚来还在不断地砸钱进行研发投资。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董事长李斌也回应了蔚来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

首先就是蔚来自研芯片的费用,在智驾芯片上,蔚来采用了自研的解决方案,而且直接采用先进的5nm制造工艺,性能十分的强大,但成本也十分高昂,李斌称这颗芯片的投资能够抵上1000座换电站的投资。

当然,蔚来除了在芯片研发这样的新业务上投资,也没有减少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蔚来最重要的标签“换电同样是另一项重大的投资。

根据统计,截止2024年底,全国共用换电站4443座,其中仅蔚来就有3000座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换电一哥。

据称蔚来换电站的建设成本目前已经降低至150万元每座,目前已经建成的换电站成本约在68亿元,而且李斌也讲过150亿元能够建设6000座换电站。

但是受限于蔚来整体的保有量,换电站的使用效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距离盈利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测算蔚来付费换电车辆月均的换电次数仅为2.6次,也表明蔚来需要更大的规模来支撑换电站运营。

同时,蔚来还在不断地投资换电站建设,根据蔚来加电县县通的计划,2025年还将建设1700座换电站,支出费用约为60亿元,还将扩大亏损约36亿元。

可以说,蔚来的困境都集中在了销量上,这也是长期以来外界对于蔚来的担忧,在没有销量的支持下,蔚来能源体系的建设只能是不断投资,不断亏钱。

解决了销量,也就解决了蔚来的困境,那么蔚来建设起来的3000多座换电站也就成为了一个个不断创造利润的印钞机。

虽然蔚来已经开启了充换电站的合伙人计划,但引入外部投资,依旧是成为蔚来缩减运营成本最有效的路径。

从目前来看,宁德时代这艘新能源的巨轮正稳定的航行在产业的浪潮之中,在新能源的普及下,靠着动力电池业务宁德时代成为了整个产业链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根据宁德时代的财报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为3620亿元,净利润高达504.45亿元,称得上是日进斗金。

但是在令人眼红的财报下,藏着宁德时代的挑战,首先就是营收的下滑,同比下滑9.7%,对于宁德时代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下滑至少造成50亿元的利润流失,虽然宁德时代依然保证了净利润的15%的增长。

这也侧面反映在电池行业,宁德时代的影响力在减少。特别是价格战的影响,首先冲击的就是占大头的电池厂,降价从终端传导到最上游的电池企业,而且随着电池厂之间的竞争,降价就成为留住主机厂的唯一手段。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离开质保期,大量的汽车动力电池需要被回收,国家层面也在倡导动力电池的阶梯利用和安全回收,作为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来解决电动回收的问题。

面对现状,宁德时代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此次重新拾起换电业务,也是希望推动换电模式来提振纯电车型的销量增长,降低混动车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冲击。

3月,宁德时代在换电方面进行了密集的行动。

3月17日,宁德时代与蔚来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对蔚来能源投资不超过25亿元,并推动其“巧克力换电”标准与蔚来萤火虫品牌车型的适配,并明确将通过统一换电标准、共享网络资源、深化资本合作等方式,打造全球最大换电服务网络。

同时,宁德时代还与中石化签署和做框架协议,将建设10000座换电站,仅2025年就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在这样密集的操作下,关于宁德时代计划收购蔚来能源控股权的消息也就更显得真实了。

唯一的问题是,宁德时代的收购要做到哪一步,蔚来的能源公司目前有多家,其中与换电站有关的是蔚来能源(NIO Power)主要负责换电站的运营和建设,也是与宁德时代25亿元的合作方。

另一个是武汉蔚能,一个由蔚来控股,宁德时代、武汉国资委等多公司合作的电池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将动力电池作为资产进行管理,类似于将电池银行。

如果宁德时代只是追求后者的控股,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还是进行着老本行的工作,过去是将动力电池直接卖给车企,现在是将换电的电池租赁给车企。

这样的合作方式或许也是宁德时代新的尝试,结合与中石化的合作来看,这样更符合三者的定位,宁德时代生产动力电池,然后中石化将电池租赁给车企,或者是用户,扮演新能源时代下的加油站。

这样的模式也更能推动车企的加入,车电分离,整车的价格不变,但是车企卖给消费者的价格降低了不少,就像把蔚来的BaaS模式进行扩大。

但如果宁德时代寻求的是控股蔚来能源,那么说句不好听的,宁德时代这是在寻求对换电模式的垄断,影响更加深远。

如果真的做到这一步,那么这次收购也将是金额高达百亿元的交易,根据北京汽车的一份公告,将斥资1.29亿元购买蓝谷能源40座换电站的设备及配套资产的全部权利及权益,约合一座换电站价值300万元。

不论是哪一种收购方案,都表明宁德时代在寻求电池产业更多的转型,不再是简单的上游制造商,而是想要更多的融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成为一家不可被替代的公司。

这也符合当下关税贸易战的应对核心,当一家公司成为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么再多的关税也只是向本国消费者增加,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垄断有时来说并不只是贬义词,更像是对强者的妥协,宁德时代或许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入股蔚来,宁德时代想做“换电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