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透视 前四批目录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规范条件》对已经进入目录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其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通行证,这一标准也是车企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降低电池企业的推广成本,同时企业也会为了满足规范条件不断改进自身技术水平,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是利好。
电池目录评审是对动力电池企业的筛选,有助于淘汰低端产能、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对汽车动力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目前国内大小电芯企业数量超过100 家,通过评审,预计不少企业暂时无法进入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行业竞争格局将大幅优化。
据悉,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品质差,以及企业骗补等问题。国家在产品准入方面采取了更严格的审核与要求,并开启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申报工作。
2016年发布的前三批目录已是重新申报审核后的结果,剔除了很多僵尸车型。新目录发布没多久,就被打回重审,对车辆产品和电池安全性等方面规范更加严格。
外资企业无缘新能源目录 优先扶持本土优质企业
外资电池企业不能进入目录,显然是跟新能源汽车补贴有关。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超三分之一。占据技术优势的外资电池企业一旦与国内汽车企业享有同样的政策优惠,国内电池企业的发展恐将难以为继。
三星SDI、LG、松下等外资企业能否进入第四批目录也一度受到热议,如果这些企业出现在第四批目录中,部分补贴将会流向外企,国内企业的生存状态将更加艰难。
当前目录中没有这些企业,说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优先扶持本土优质企业发展。虽然对本土电池企业有呵护之心,但是还要本着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满足公告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进入目录。
外资电池品牌如想进入目录,既要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还要满足在中国建合资工厂等要求,这将涉及大量的审批工作,周期较长。整车企业考虑到推出产品的节奏将受影响,将可能降低对外资动力电池的需求。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