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透视 前四批目录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被国内新能源汽车采用最多的日本松下、韩国三星以及LG化学等国外电池厂商,均未被列入目录。根据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无法获得补贴。
而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车用动力电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外资企业。此次外资企业被挡在目录之外,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产生不小影响。
电池单体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 系统企业与之差距悬殊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前三批公布的数量十分有限,相反第四批名单数量相应增多,大部分企业都有饭吃。第四批目录中,31家动力蓄电池企业,1家动力电池系统企业。
翻阅4批已公布的企业目录不难发现,仅有2家动力电池系统的企业位列其中: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同样对电动汽车安全发挥很大作用的群体却被忽略了,这就是PACK企业。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做电芯的能力与做系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前者属于电化学领域,后者属于机电领域,不能说具备电芯生产能力就一定具备PACK能力。电池单体安全并不意味着系统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PACK企业进入目录的可能性或将不低于电芯企业。
然而,到目前为止,目录里的PACK企业极少。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做PACK的企业类型非常多,除部分专注于做PACK的企业外,还有很多电池企业选择自己做PACK。如果这类电池企业的电池单体及系统都通过了新国标检测,且顺利进入到目录里,车企在选择供应商时就有了保障,最终能够拿到补贴。而一些PACK企业因“模糊”的国家政策没有展开具体行动,成为已公布的规范目录中PACK企业很少的重要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调整期,尤其是进入规范目录由非强制变成强制性的这个阶段,需要给企业慢慢跟进的空间。而有些PACK企业则敏锐地觉察到终端车企要求的变化,正积极开展新国标检测,希望尽快进入到规范目录中。PACK企业去申请新国标,必须拿电芯企业的电芯先做电芯的新国标的强检报告,然后再做PACK的新国标的强检报告。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