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钠电池/磷酸铁锂!2021年锂电行业十大关键词盘点(下)
承接上期,今天的内容是2021年锂电行业行业十大关键词盘点的下期。
一鸣惊人的固态电池
自今年年初蔚来汽车150kWh固态电池包“横空出世”,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资本还是锂电行业均对固态电池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分别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活动及研发布局。
彼时除了锂电中游环节受到冲击,第二天隔膜、电解液早盘全线大跌之外,市场对于蔚来汽车固态电池供应商的人选也是猜测颇多。
直到12月23日,来自36氪Pro的一篇文章正式揭秘了蔚来150kWh半固态电池包项目,合作方不是宁德时代,而是已获得小米产投、华为哈勃和吉利集团等大型战略方投资的卫蓝新能源。
固态电池一直被视为一种突破当今电动汽车性能限制的方法,因其使用的是固体电解质,替代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能大幅降低热失控风险,安全性更好;通过采用金属锂负极,能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70%以上。
目前固态电池领域的主要玩家包括三类:第一类是车企自主研发,主要代表包括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等企业;第二类则是动力电池企业,当下中日韩等国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都在加大动力电池的研发;第三类则是初创企业,其中不少企业已经获得了知名跨国企业的投资。
在资本的助推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固态电池领域的投资也在持续火热。
在国际市场上,2021年以来,以丰田、大众、宝马、戴姆勒等为首的多家跨国企业在宣布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时,均提及了对于电池行业的布局,并已经制定了固态电池商业规划,开展相关业务布局。
国内车企方面,目前非常明确布局固态电池的,主要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东风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
电池企业方面,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赣锋锂业、蜂巢能源、辉能科技、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LG新能源、Quantum Scape等。
总的来说,固态电池已经行走在风口之上,无论对车企、动力电池企业还是初创企业而言,它都是一个充满潜力但又极具挑战的新赛道。
重新回归的钠电池
你强我也强。年初的固态电池之风刮了半年之后,7月底,宁德时代正式公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技术,不仅成功掀起了钠电池的风潮,而且也可以说是钠电池声势浩大的回归仪式。
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钠电池曾经与锂电池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最后却被甩开了一大截呢?原因在于锂电池的电极材料率先取得突破,并由索尼进行商业化推广,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钠电池的能量密度也一直未能超越锂电池。
今年再被看好,究其原因,钠电池作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具有长循环、宽工作温度、高倍率等性能优势,同时破解了稀缺资源的“卡脖子”问题。无资源限制、低成本、高安全等优势使钠离子电池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重要可选路径。
具体来看,钠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储量更高、开采难度更低。而相比之下,锂的全球储量就少得可怜。数据表明,地壳当中锂的含量只有0.0065%,钠的含量则有2.75%,而且我国80%的锂资源严重依赖进口。
此外,钠电池的BOM成本也比锂电池低20%,是比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的电池。而且,高低温性能优异,在面对挤压、穿刺等情景时安全性也高,还具备快充能力。
目前,除了宁德时代,包括山东章鼓、圣阳股份、欣旺达、鹏辉能源、百川股份等企业都已经在大力布局。
不过,前面也说了,虽然钠电池的优点较为突出,但其能量密度与锂电池仍有一定的差距,暂时无法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不过在两轮车、储能、换电,以及部分高纬度场景可以实现对锂电池的部分替代。这也是宁德时代最初的规划。
当然,已有布局的企业绝不满足于此,都在加大研发力度,计划将钠电池的使用场景拓展至动力电池体系。相信随着原材料等技术的创新突破,钠电池或将华丽回归,届时电池市场也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扩无止境的磷酸铁锂
2021年,是磷酸铁锂大放光彩的一年。一方面是价格大涨,磷酸铁锂1月份的价格是37000元/吨,截止至12月27日价格是99000元/吨,全年整体上涨167.57%,涨幅达到62000元/吨。
另一方面是开启了疯狂的扩产模式,而在这之中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止铁锂企业大幅扩产,上游的钛白粉企业和磷化工企业也纷纷跨界入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共有13家企业跨界投资锂电池磷酸铁锂项目,规划产能超400万吨/年。
另外,据SMM数据统计,根据当前行业内发布公开资料测算,预计至2025年时磷酸铁锂材料产量将会大幅提升至143万吨。而2020年全年,磷酸铁锂行业总产量也仅有14.6万吨,也就是说,产能增长了将近10倍!
磷酸铁锂之所以迎来爆发式的跨界入局及增长,主要由于之前磷酸铁锂材料长期被三元材料压制,行业景气程度较低,整体产能偏低,甚至不存在大幅扩产的计划。而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终端应用的占比开始提升,到了2021年,更是一路气势如虹,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188.1GWh,同比累计增长175.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05.3GWh,占总产量56%,同比累计增长275.7%;三元电池产量累计82.4GWh,占总产量43.8%,同比累计增长106.1%。
装机量方面,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累计63.3GWh,占总装机量49.3%,同比累计上升92.5%;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累计64.8GWh,占总装机量50.5%,同比累计上升270.3%。
由此看来,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产量、装机量等方面对三元电池实现了全面反超。
加速实施的能耗双控
2021年9月,我国“能耗双控”政策按下加速键,广东、江苏、湖南、吉林、辽宁等多个省份相继启动限电程序,同时多个地区的企业也受到了当地能源局的限电通知,被要求实行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
锂电产业链属于耗能产业链,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了一轮限电限产的影响。据了解,广东、湖南、江苏等地的前驱体与正极材料企业的因当地的限电政策较为严格,多数当地企业的排产计划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平均减产幅度在20%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选择直接停产。
直至十月末,全国的锂电产业链企业多数已恢复正常生产。
不过,显然不能为一时的恢复而感到侥幸。西部证券分析显示,从各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能耗强度目标及完成情况来看,2012-2018年,每年能耗强度目标基本能达成,能耗双控指标也没有加码。2018-2019年,能耗强度年降目标均维持在3%左右,但2019年实际降幅仅2.6%,2020年能耗强度仅下降0.1%,近几年完成能耗控制任务的形式较为严峻。
从2021年的完成情况来看,多地能耗双控目标进展迟缓。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和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列为一级预警的省份较一季度均有增加。前者由7个增加至9个,后者由6个增加至8个。
从数据情况来看,能耗双控政策对于所有的耗能产业来说都是绕不开的命题,锂电企业亦同样如此。接下来,如何在能耗双控的条件下,生产保供和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是机遇,更是挑战。
源源不断的政策导向
除了更加严格的能耗双控政策影响了部分锂电企业,2021年,国家政策层面还针对储能产业、锂电池产品性能指标发布了相关意见和规划。
储能产业方面,面两度明确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等问题;同时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装机规模目标:预计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接近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10倍。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
伴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以及构建新能源为主的新目标,作为调节新能源波动性、间接性以及实现并网稳定的关键,储能市场势必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
锂电池行业方面,同时迎来两大《征求意见稿》。
11月18日,工信部同时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
《规范条件》指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针对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的产品性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如动力型电池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其中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功率型电池功率密度≥7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500W/kg。循环寿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储能型电池能量密度≥14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你好,2022
正如在上篇中开头提到的,接下来锂电产业将迎来全新的提升期,期望在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和技术,为全球能源转型事业添砖加瓦,也祝福孜孜不倦的中国品牌2022继续开疆辟土,祝福兢兢业业的锂电人长风破浪。
2021年,锂电行业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远不止十个关键词就能概括全貌。各位看客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选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一同回顾你我眼中的锂电2021。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