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弱势车企是时代辜负了它们?还是它们辜负了时代?

2022-01-04 15:08
汽车公社
关注

2

为何有人能活得很好

这些年,有的掉进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的深渊,尝到了逆向研发的苦果,也有人陷入了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的困境,栽了技术落后的跟头。它们一边享受捷径的好处,混吃等死;一边接受市场的涤荡,血肉模糊。

时至今日,汽车行业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时代的大跨步已然抬起前脚,但很多企业(多半还是弱势车企)已然在走燃油车时代那套投机的把戏,只不过妄想“弯道超车”的它们将手从燃油车的三大件伸向了电动车的三电系统上。

果真,魔鬼来了一波又一波。

据统计,截至2017年,中国市场就已有16家新企业拿到了国家发改委资质;当年全国新投入整车项目累计达到91个,21个省上马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283亿元;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中,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辆。

如今四年弹指一挥间,2021年全年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不过预计300多万辆,远不及2,000万辆,那么其中产生的产能缺口出现在了哪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之大一览无遗。

回头再看刚刚过去不久的广州车展,除了传统车企的高端新能源独立品牌和电动化转型的合资品牌外,造车新势力展台只剩下高合、威马、小鹏、合创、蔚来、零跑、理想等几家,和几年前的热闹景象对比过于强烈。原因不难理解:生存都是问题,自然没钱在车展上开烧。

至于未能参展的车企,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鱼龙混杂的造车新势力们了,博郡、前途、绿驰、游侠、赛麟、奇点、敏安、天美……要么已死,要么将死。

行业的大考之下,热潮退去之后,裸泳者接连出现。

而真正将它们拒在会展中心、销量表格、市场之外的又是什么呢?表面上看是死在资金链断裂,是“大厂”打压,是消费者的无情抛弃,而背后的真实原因则是缺乏实力、缺乏创新力、缺乏研发能力。如果一家企业没这些,注定不能长久。

市场艰难没有错,但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活得很好?

几十年前燃油车三大件的技术潮,我们不用说;几年前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占地潮,我们也不再说,而拿最近的芯片短缺的“黑天鹅事件”说起。

芯片荒,似乎慌了整个汽车行业。但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有一些车企面对芯片短缺没有表现出过于担心,比亚迪就是为数不多的这样的存在。

为什么比亚迪在这场波及全行业的芯片短缺大潮中,比亚迪并没有受到影响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比亚迪自己能生产车规级芯片。也就是说,比亚迪不仅可以自己实现汽车用芯片的研发,而且还能实现芯片制造,所以被卡脖子的情况就不太容易出现。

实际上,比亚迪从2003年便开始创建芯片研发团队,并且于2008年收购了宁波中伟半导体,并且于2020年拆分上市,比亚迪半导体的估值高达上百亿。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大厦并非一日建成,是比亚迪长期坚持栽培的过程,才有如今的开花结果。

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像宝马、丰田、上汽等由于长久以来,或有着自己的技术储备、或有着品牌规划,或有着独特的芯片生产供应的体系……这些主动的求变、创新、研发和筹备让它们面对困难时更容易挺过难关,甚至在艰难的日子里过得蛮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