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钠”喊,早了点

2023-02-27 13:40
汽车公社
关注

技术路线差异

钠离子电池的成名,是2021年5月21日宁德时代披露财报时的“亮钠”。我在《宁德时代“亮钠”,为了万亿市值还是储能?》里面讨论过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

从技术路线看,目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似,根据使用的不同正级材料,有三种技术路线:

第一种是使用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该材料具备性能可以实现快充、循环寿命长,但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体系正极材料,目前有部分公司在布局;

第三种是层状氧化物材料,不过该正极材料中含有镍和钴,成本相对较高。相应的,还有隧道型氧化物材料。

负极材料方面,中金公司分析,负极的硬碳材料更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突围,中科海纳的创始人胡勇胜就称,“我们提出利用非常便宜的无烟煤,将无烟煤变成碳材料,最终经过简单的处理用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性价比非常高。”

就在2月23日,中科海钠在官微发文称,推出圆柱电芯的NaCR32140-ME12,方形电芯的NaCP50160118-ME80和NaCP73174207-ME240三款产品。电池以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和煤基无定形碳负极为核心,具有长寿命、宽温区、高功率等优势,可实现规模化量产。

实际上,与同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相比,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集中在90~140Wh/kg区间,宁德时代宣称能做到160Wh/kg,快接近于磷酸铁锂电池180Wh/kg的水平。所以,瞄准储能市场这个万亿级别市场的宁德时代,2021年“亮钠”,也是为了用钠离子电池来建立自己强大的“护城河”。

不过,宁德时代官宣的锂钠“混搭”、优势互补的AB电池,目标是扩展到500公里续航的车型范围,面向65%左右的电动车市场,但这是基于其下一代目标能量密度200Wh/kg的钠电池,距离真正落地,时间还不确定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钠离子电池要想从锂电池“虎口拔牙”,确实功力还不够。而且,如果技术进步或者成本改善的节奏慢于预期,不但影响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其它储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会弱化钠离子电池的相对优势,甚至失去竞争优势。

所以,目前各大供应链企业积极备战,但也仰赖龙头企业的引领,总体而言竞争2023年才刚开始。

比如,去年七彩化学和美联新材双方计划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此外,美联新材的普鲁士蓝正极材料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

当升科技表示,公司采用特殊微晶结构前驱体以及材料结构调控解决了钠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瓶颈,并推出了新一代钠电池正极材料。其正极材料新产品SNFM-K3比容量达到了177.2mAh/g,首效倍率达到91.3%的突破。

容百科技透露,其钠离子正极材料也有望在2023年开始批量供货。超威旗下安力能源公司的“钠盐电池用高比能量正极材料”也已经取得进展,将加速量产。此外,瑞泰新材、振华新材、邦普循环、格林美等多家上游材料企业也在加快材料布局。

从行业角度来看,未来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是个互补的“Plan B”关系,主要是降低动力电池行业对锂资源的依赖。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电压平台低、回收价值低等缺点,决定了钠离子电池更多是在储能市场发挥作用,乘用车领域还是作用有限。

       原文标题 : “钠”喊,早了点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