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隐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越来越受到产业界和资本的关注。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新注册的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就超过4万家。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趋势。而飞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带动了其衍生产业链的发展,尤其是在动力电池回收这一领域。
日前,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广东佛山投资238亿元,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涵盖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项目。
除此之外,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及众多中小企业也纷纷加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图源:风口财经
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红火热度之下,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观察分析,速途车酷研究院也注意到了一些隐忧。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开启了规模化量产。早期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场景是出租车、网约车等,使用频率较高,按照动力电池5-8年的寿命计算,在2019年市场上应该出现第一批退役动力电池了,最晚在2022年,理应达到退役年限。
但实际情况是2021年中国锂电池理论回收量达59.7万吨,而实际回收量为23.6万吨,实际回收量占比38.5%。预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理论回收量达75万吨,而实际回收量为28.5万吨,实际回收量占比38%左右。
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预测中的大规模动力电池退役潮尚未出现,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按照理论上,动力电池最快5年就会淘汰。但实际上,当时卖出的一些动力电池可能没有“跑”起来,早期示范项目一部分可能会搁置。
图源:pexels
当下,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内企业都认为动力电池退役潮“虽迟必到”,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退役潮或将在2025年到来,毕竟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远超过千亿元。
而且随着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俨然已在“风口浪尖”。然而唯独欠缺一股名为“退役潮”的东风,来促使市场“成熟”发展起来。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