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推迟建设新电池厂
据路透社报道,11月1日,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Oliver Blume表示,由于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预期,该公司暂时不会就第四家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的选址做出决定。
事实上,近一年多以来,大众汽车一直在东欧地区寻找其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的潜在选址,考虑的地方包括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或者波兰。但去年11月就传出大众将推迟欧洲电池厂的选址计划,今年早些时候,大众汽车集团也表示,不急于做出决定。
现在,大众终于明确表示新的电池工厂选址计划将会推迟。对于推迟的原因,Blume在斯柯达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基于市场状况,包括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缓慢……暂时没有决定进一步选址的商业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在Blume发布声明的当天,捷克官员表示,他们将开始向其它投资者提供大众电池厂的拟议选址,称他们不能再等待大众做决定了。
据悉,捷克官员表示曾一直努力争取大众汽车在该国建厂,但将开始专注于其它项目。捷克工业部长Jozef Sikela表示,正在与五家投资者进行谈判,其中两个项目的规模与大众的计划类似。
240GWh产能目标如何实施
大众汽车集团与2022年宣布,将由旗下电池业务公司PowerCo负责,规划投建6座电池超级工厂,到2030年总规划产能为240GWh。
目前有三家工厂的位置已经确定,分别位于德国萨尔茨吉特、西班牙瓦伦西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圣托马斯,合计总产能达170GWh。
也就是说,距离240GWh的规划目标,还有70GWh等待大众落定。
其中位于萨尔茨吉特的电池工厂,将成为大众集团欧洲电池中心,前期相关投资约为20亿欧元,年产能40GWh。该电池工厂将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标准电芯,计划从2025年开始量产,将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斯柯达和西雅特品牌生产电池。该工厂已于2022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位于瓦伦西亚的电池工厂,将与旗下西亚特品牌共同建设,年产能将达到40GWh。
位于圣托马斯市的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并于2027年完工,建成后年产能高达90GWh,加拿大政府和大众将共同投资200亿加元。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虽然大众此次明确推迟新的电池厂选址计划,但其刚刚在10月重申了到2030年建设240GWh电池总产能的目标。
而且,大众也对上游供应链进行了新的布局,加强了自主权。同样是在10月,PowerCo和比利时材料技术公司优美科(Umicore)的合资电池材料公司“IONWAY”宣布成立。根据去年双方公布的计划,将共同投资30亿欧元,从2025年起开始生产电池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在2030年前达到160 GWh电池产能的前驱体和正极材料。
需求放缓是主要原因
今年9月,大众汽车发布了截至2028年的新车生产计划。其中有一个重要转变,就是大众决定取消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瓦尔梅瑙增建一座新工厂。同时,Trinity汽车项目转移到茨维考工厂进行。
无论是取消新建汽车厂,还是推迟电池厂选址计划,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是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欧洲是大众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60%以上。然而,该公司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上周透露,欧洲的电动汽车订单较去年减少了50%,从去年的30万辆降至15万辆。
同时,大众对于其在第二大市场中国的情况也不太乐观。Arno Antlitz 直言,“在与小鹏汽车合作的新车推出之前,大众汽车可能会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今年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刚刚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双方同时达成技术框架协议,预计于202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
不仅大众明确表示欧洲电动汽车需求减少,近日通用汽车也宣布将放慢几款电动车型的推出速度,以此来降低成本,并减少电动汽车产品的支出。
多家汽车巨头的布局发生变化,凸显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正在放缓。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自然也是命运共同体。电池巨头松下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对其电池业务的前景不太乐观。
10月30日,松下表示,公司第二财季在日本的电池产量环比减少了60%,并将能源部门的本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利润预期下调了15%。
松下首席财务官Hirokazu Umeda表示,特斯拉的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使用了松下生产的电芯,然而由于这两款车型的售价超过了补贴价格标准,所以无法享受美国政府提供的税收抵免补贴,因此需求出现了下滑。
不过,今年9月,特斯拉在美国下调了Model S和Model X的售价,从而让部分版本符合美国政府的税收抵免条件。
此外,Umeda还表示,松下正在努力优化库存,同时关闭部分生产线,而不是完全停止运营。这就意味着,松下将放缓电池生产速度。
供需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
不难看出,主流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规划调整,使得供需失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日前,在行业大会上,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张雄也公开表示,“近年来随着电池及上游企业疯狂扩能,产业链已经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愈发激烈。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产能至少是实际需求的一倍以上,比如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1600GWh,而市场需求则为700GWh,利用率为43.75%。”
毫无疑问,未来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将无比激烈,随着技术、产品的快速升级,以及全球形势的变化,企业布局及投资会更加谨慎,产业将回归理性状态。
以电池行业来讲,在近几年的大扩产、高投资之下,难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而从当前的竞争格局来看,无论是本土市场,还是电池出海,抑或是储能应用领域,竞争者都早已摩肩接踵。
业内预计,电池产能过剩给产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市场整合,不少二三线电池生产企业可能会出现供求失衡状况,部分企业因产能利用率低还有可能被兼并重组。今年多起终止/退出电池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案例或许是一种开端。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7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
1月10日立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应用新进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