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捍卫锂电 苹果丰田谋燃料电池
但是由于欧美国家对锂电长期不重视,欧美国家在锂电产业方面长期积贫积弱,而且这个现状笔者个人看不到有从根本上改变的可能,因为日韩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了,中国控制了成本,欧美呢?我觉得已经out了,反正赶超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既然电动汽车产业如此重要,欧美国家自然没有缺席的道理,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发力点,那就是Pack和BMS。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Pack和BMS才是直接面对电动汽车整车的部件,而电子和软件恰恰是西方的强项。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在德国和美国都成了不少Pack和BMS公司,Pack和BMS成了美德汽车公司展示话语权的主要战场。虽然Pack和NMS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西方整车企业通过强制性的标准壁垒,就可以将中国企业阻挡在外。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欧美动力电池测试和认证公司,专门帮助中日韩锂电企业做检测认证以通过欧盟或者美国标准,比如目前在国内名声很响的TUV南德意志集团,笔者也不知道它到底怎么牛逼法,反正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仔细想想,任何事情都绝非偶然。
锂电从1992年被SONY产业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在技术上它还处在成长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但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锂电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了,也不大可能会有“革命性”的重大突破出现。能够突破的,必然是另外的新体系。锂电能够产业化的材料,都已经报道过了,剩下的就是进一步改进完善,进一步提高性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任重而道远,但锂电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学术界的了而是工业界的事情了,这点要清楚,J. R. Dahn说的非常直接。 产业界的锂电研究和发展,笔者认为大有可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可以热很久至少到2020年,但真正商业意义上的锂电纯电动汽车能否普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二次电池和FC,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是几经沉浮,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都没有真正“冷”过,只是重视的程度不同罢了。在已知的这些电化学储能体系了,任何电池的能量密度,都远不能跟FC相比。这个本质特征决定了,FC还有发展的后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物就是这么螺旋发展上升的。其实,只要仔细分析太阳能电池,二次电池和FC,大家就会发现他们的不同定位。有人总喜欢谈论什么谁取代谁,仔细想想可能吗?没有任何事物能独具所有优点而没有其它缺点,术业有专攻而已。
结语:
锂电池与燃料电池的PK战,总有此消彼长的时候。市场对于锂电池技术不抱希望,转而将目光投向其他电池,然而燃料电池的研发与应用,也牵扯了诸多实际困难,这些困难并不比锂电池的要少,到时市场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特斯拉、苹果与丰田等业界大佬们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