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间的新能源汽车较量,中国应该重启补贴?
2、欧洲觉醒,投资回流
愈发加严的碳排标准,是欧洲电动汽车迅速发展的外在动力。 根据欧盟Regulation (EU) 2019/631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欧盟境内95%的新登记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低到95g/km(相当于4.1 L汽油/100km);到2021年,全部新车需达到此要求,2030 年开始,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至 59.375 g/km。
如果不达标,企业面临高额罚款;如果想达标,就必须生产更多的电动汽车。
今年5月,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ransport & Environment, T&E)在一篇名为《电动汽车能战胜新冠疫情吗?》(Can electric cars beat the COVID crunch?)的报告中指出,早在2009年,欧盟就对碳排规则加严达成一致,并在2014年重申此事。
不过,在近10年中,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并未重视欧盟的决定,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也行动缓慢。相对的是,2009年,中国以“十城千辆”为开端,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各车企纷纷入局。 自此,中欧两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差距开始加大。一大风向标是,投资力度。
2017年-2019年欧洲和中国大陆地区电动汽车相关投资
资料来源:T&E
据T&E统计,2017年中到2018年中,中国电动汽车的相关投资额约为217亿欧元,其中也包括多家合资欧系车企,而欧洲只有32亿欧元。但到了2019年,欧洲的相关投资猛增至600亿欧元,中国则缩减至171欧元,落后于欧洲。 T&E报告称,欧洲600亿的电动汽车相关投资中,477亿来自以大众为首的主机厂,122亿则来自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如Northvolt、LG化学、Umicore等。另外,充电基础设施制造和运营商如Ionity等的投资也有明显增加。
2019年各车企和电池企业在欧洲各国投资布局
资料来源:T&E
欧洲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相关投资的分布地域性很强。
2019年,欧洲投资最多的德国,投资额度达到400亿欧元。其中主要包括大众汽车在Zwickau、Emden、Hannover、Dresden等地的工厂,以及特斯拉柏林工厂的投资。投资第二名的是捷克,66亿投资主要来源也是大众在该国的电动车生产。
紧随捷克之后的是意大利、法国、瑞典、英国等。 显然,德国已经成为整个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领头羊和中心。不只是该国车企和电池企业,德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相当大,成为德国甚至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飞涨的关键。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即日-6.30免费下载>> 燧石技术“AI+热成像”的新能源安全预测性维护方案白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