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光伏电池:持续升级,快速进步!

2021-06-21 19:45
放大灯
关注


光伏硅片:单晶硅对多晶硅实现全面替代

硅片是产业链上游的末端,是光伏产品的起点。其形状、大小与薄厚取决于生产工艺与下游产品设计需求。硅片进一步加工即是晶硅电池片,而电池片经排列、封装并与其它辅材组合后即是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系统最小有效发电单位。

简单概括硅片的生产工艺:将上一节所说的多晶硅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后,拉棒制成单晶硅棒,或铸锭制成多晶硅锭,再进行切片制成硅片。

光伏硅片目前有单晶与多晶两种产品形态,但两者存在代差。

单晶硅的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优良,且光电转换效率更佳,但在行业发展初期生产成本偏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多晶产品在这一阶段依靠价格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

随着硅料生产工艺、拉棒工艺以及最后的切割工艺持续进步,单晶硅生产成本迅速下降,同时以PERC电池(钝化发射区背面电池,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ontact solar cells,目前主流光伏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技术,对单晶硅片的利用率更高,这进一步拉开了本就存在差距的光电转换效率。

在成本和转换效率的此消彼长之下,单晶硅迅速崛起。截至2020年底,单晶硅片的市占率已经从2016年的20%,提升至超过90%,已实现了对多晶硅片的全面替代[8]。

除了单晶硅与多晶硅的路线之争外,硅片制造还专注于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一个措施是“变大”,即做大单片尺寸,这是目前硅片主要趋势之一。当前光伏硅片有5种主流尺寸,分别为156.75mm、158.75mm、166mm、182mm、210mm。

大尺寸化正在加快。156.75mm与158.75mm规格正在被快速淘汰,166mm成为主流,182mm和210mm产能也在持续提升,快速进入市场[3]。

其背后原因,也是大尺寸硅片的发电效率更高,且终端产品的非硅成本(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人力、辅料等)更低。

简略地说,硅片下游的电池/太阳能组件的生产速率比较固定,与硅片尺寸关系不大。

若硅片面积增大意味着单位时间生产出来的电池/组件的总功率更高,相应的每瓦生产成本就会被摊薄。其次,部分辅材,如接线盒、灌封胶、汇流箱、直流电缆等,用量与电池片面积无关,仅与电池块数有关。同转换效率下,大尺寸电池片对这些辅材的消耗也比小尺寸低,这进一步降低了非硅成本。

这一系列优势积累下来,就是终端利润的提高,预估每瓦毛利可提升近0.1元[9]。不过大尺寸同样也要求下游生产工艺的同步改善,需要一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

另外,生产与切片过程中的硅料损耗,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如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耗硅量同样重要。

从宏观趋势看,如今每瓦综合耗硅量(g/瓦)持续下降,2019年的单位耗硅量为4.3g/瓦,仅为2009年的31%[10]。对原材料利用率的大幅提高,自然会带来利润空间的同步增长。目前降低耗硅量的主要方式为降低硅片厚度与减少切片损耗。

硅片减薄: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硅片厚度下降是另一个长期趋势——这不仅有效减少耗硅量,提高出片数,进而实现降本,也为下游的电池组设计带来更多产品设计路线。目前单晶硅片量产厚度在170~180μm,较行业早期进步明显,一些采用前沿技术的企业已经能够实现140μm单晶硅片的生产,未来降本空间可观。长远看,指向120μm厚度的技术路线也比较清晰,但受限于生产技术,距离商业化比较遥远。

数据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11]

切片减损:刀锋损失是硅料切割过程中主要的损耗来源。新一代的金刚线切割技术较传统切割法,有切割速度快、良品率高、单片损耗低等一系列优点。高水平的切割技术同样有助于硅片进一步减薄与增大,能够协助改进硅片产品设计,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看到,目前光伏产业上游的发展路线十分清晰,一切围绕降本展开。

虽然已有不使用硅片的电池路线,但是距离商业化比较遥远,远不能撼动硅电池的统治地位。未来几年内,如何更高效的生产硅料,在相同成本下尽管多的提高硅片出片率,以及降低后续安装成本,仍将是光伏上游不变的发展方向。

光伏电池:持续升级,快速进步

介绍完硅片,现在让我们了解光伏产业中游的起点,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光伏电池。

所谓光伏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半导体薄片。只要满足一定光照条件,电池片就可输出电压,并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

目前主流的光伏电池由硅片经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来,由于这一过程比较复杂且不是本文核心,故仅列出示意图,不再另做赘述。

电池片是决定组件整体性能的核心因素,对光伏发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光伏组件最重要的指标为发电功率,而组件的发电系统是光伏电池片串并联制成。从原理层面看,电池片的光电转换率,直接决定了组件的整体发电功率。

光伏电池片的现有技术路线多且复杂,除了主流的单晶硅PERC电池,使用上一代电池技术的BSF电池也有一定用量,而新一代N型电池同样在快速崛起,被认为有望接替PERC电池成为下一代主流产品。

在半导体硅中掺入其它元素,增加大量自由电子,使半导体主要靠电子导电,此类产品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使用此类半导体的光伏电池即为N型电池。

目前,单晶PERC产品作为主流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成熟,产能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较上一代的BSF电池优势明显,是性价比最高的电池技术路线。但PERC电池的问题是,其效率已经逼近24.5%的理论极限,未来优化空间非常有限。这是促使行业开始寻找下一代电池的主要原因之一。

N型电池是行业内相对比较成熟,发展路径最为清晰的技术路线。N型电池细分路线很多,普遍的转化效率已经超过平均24%的水平,潜力巨大,未来商业化空间十分可观。目前主要的N型电池可分为:TOPCon、HJT以及IBC三大类。

TOPCon:这一技术路线最大的特点是理论光电转换效率极高,达到28.7%,已经逼近晶硅极限(29.43%),明显优于PERC(24.5%)和HJT(27.5%)[12]。不考虑理论值,TOPCon电池目前的量产平均效率也有24%,高于主流电池产品。这一路线另一个优势在于其对生产线要求不高,可基于现有的PERC生产线升级而来,对前期投资更加友好,且能提高现有生产线的应用周期。

但TOPCon路线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其生产工艺尚未定型且非常复杂,加工工序多达12~13道,远高于PERC电池的9道。这导致产品的良品率比较低,且复杂的生产工艺还推高了生产成本。这些因素作用之下,限制了TOPCon电池的进一步量产。

HJT电池:也称异质结电池或HIT、HDT、SHJ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技术路线。HJT电池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约在24%左右,明显高于PERC电池,可以有效提高发电量,摊薄发电成本。HJT电池另一个核心优势则是工序少——产品的加工流程仅有四步,更少的工艺步骤对提升良品率十分有用。

冷知识:异质结电池最早的开发者是日本三洋公司,但该公司之后将HIT注册为了商标,使得其它企业不能随意使用这一缩写指代异质结电池。这也是为何异质结电池的叫法比较多。

但生产工序少,和生产成本低是两回事。HJT电池最大的问题,在于生产成本过高:据Solarzoom统计,当前HJT电池成本相较PERC电池要高出约30%,这对于将降本放在第一位的光伏行业显然不能接受[13]。HJT的成本问题,一是由于对原材料要求高,消耗也比较大;二则是因为生产设备和现有设备不兼容,必须重新建设生产线导致极大地推高了前期成本;三是产品加工工艺也比较复杂。

总的来说,虽然被业内普遍看好,HJT仍需要更加成熟的生产工艺,以及更好的降本路线,才能尽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IBC电池:这是目前光伏电池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技术路线。IBC电池在研发早期的光电转换效率就已经超过25%,全面优于市面上的其它电池。但IBC也是最不成熟的技术路线:其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加工成本极高,生产设备昂贵。这使得IBC电池在商业化时,面临的困难远大于其它技术路线。

市场方面,2020年,随着PERC电池片新建产能逐步落地,该路线市占率持续提升,已经上涨至86.4%。由于技术相对老旧,发电能力不强,BSF电池市场占比下降至 8.8%,较2019年下降22.7%,已经基本被市场淘汰[14]。N型电池(主要为HJT【异质结】电池和TOPCon电池)由于成本问题,生产规模与用量仍然有限,目前市场占比约为3.5%,较2019年有小幅增长。

除了传统的晶硅电池,目前还有存在一条完全不同的光伏电池技术路线——薄膜型太阳能电池。

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与晶硅电池相同,但应用的是一种由硫化镉、砷化镓等非硅材料制备成的微米量级厚度的光伏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的基本产品形态为一层薄膜,故得名薄膜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衰减低、重量轻、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适合与建筑结合等特点。但由于仍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薄膜电池当前的转换效率并不高,能够实现商品化的碲化镉薄膜电池与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组件的实验室效率也仅有19.5%和16%~17%[3],甚至不如已经濒临淘汰的BSF电池,发电能力明显不足。而转换效率比较高的技术路线则存在成本过于昂贵,生产难度太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叠加,导致薄膜电池在商业化上的困难较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