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汽车上?造车为何成了雷军赌上自己的后半生的选择
作者 林登万
没有说,不等于没有做,更不等于不重视。正在全力以赴的那些,其实根本不用去说。
责编丨查攸吟
编辑丨任哲
小米集团正迎来企业自成立以来的“又一春”。
进入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品牌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升至17%,超过了苹果的14%,成为仅次于三星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品牌。甚至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也稳步回升到17%,排名仅次于Vivo、OPPO,居国内第三位。
这几乎是一扫2019年下半年以来,小米手机在国内外市场上表现出的不佳势头,更是将品牌对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推到了全新的高度之上。
周二晚上,小米公司沿用去年8月10日举行年度汇报的旧例,由董事长雷军亲自登台,向全世界的米粉作了名为《我的梦想,我的选择》的年度报告。和报告一同进行的,还有小米的2021年度秋季发布。
然而在这样一个每年只有一次的隆重场合,雷军也好小米也罢,宛如一起遗忘般地,漏掉了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小米汽车。
在整3小时的报告和发布会期间,雷军对车事完全未置一词……
01
难以摆脱的“性价比”标签
奋斗、情怀以及走过的历史,这些是小米品牌凝聚粉丝群体的重要粘合剂,然而作为一个科技公号,C次元更关心的是背后实打实的科技。所以,首先就让我们琢磨一下小米在秋季展会上公布的那些“新玩具”。
在报告后的发布会阶段,小米总共官宣了五大新硬件和全新的生态支持:
1. 全球首创的全陶瓷全面屏概念Mix系列手机的第四代、
2. 重启的小米平板产品线、一款高端智能音箱产品、
3. 小米大师系列OLED电视、
4. 酷似波士顿公司Spot Mini系列的“铁蛋”机器狗,
5. 以及基于UWB(ultra wideband)技术的“生态”体系。
而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Mix4无疑。
小米的Mix,曾经是这家公司引以为傲的商务旗舰手机。全面屏、全陶瓷机身等特点,都是首见于Mix,并成为其最具特征性的招牌。本次推出的Mix4,是距离上一代Mix3面世三年后,小米公司再度更新这条产品线。
Mix4的性能有多强,这里就不累牍了,最近两天各大科技媒体基本上已经看遍嚼烂。至于其4999~6299元的价格定位有多“良心”,则更不待言。
▲77寸的小米大师系列OLED电视,很可能将会再度改写相关产品的价格规则
而同样的“价格良心”,也反映在77寸的小米大师系列OLED电视上。
不但16999元的价格比同尺寸其他品牌OLED电视便宜了近40%,这也是迄今为止OLED电视的价格首次和同尺寸中高端LCD电视实现“倒挂”。
性价比的标签甚至出现在了发布会最后,作为“彩蛋”公布的机器狗CyberDog的身上。CyberDog在小米内部被戏称为“铁蛋”,是一款从造型到功能,均高度酷似波士顿动力Spot Mini系列的4足步行机器人产品。雷军在强调其采用了小米公司自研硬件的基础上,也并不避讳其软件基于网上软件社区内的开源代码。
▲“铁蛋”(上)和波士顿动力Spot Mini(下)的差异,大概只在一个价格
根据现场播放的视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铁蛋”与波士顿动力Spot Mini系列,均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而一定要说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最大的区别便是价格。“铁蛋”售价9999元。而Spot Mini呢?波士顿动力给出的定价,高达74500美元。
▲最右为宇树科技最新款A1型,从外形和架构上看,与Spot Mini也是大差不差
笔者在这里,完全有必要多提上几句。国内仿照波士顿动力Spot Mini架构开发机器狗的企业,可不止小米一家。目前南京蔚蓝科技已经推出了其第五代阿尔法狗产品,宇树科技的A1也大致实现了类似Spot Mini的功能,但两者的售价分别是16900元和16000元。
随着“铁蛋”的出现,中国企业居然在一款尚处于功能和用途摸索阶段的产品上,出现大打价格战的迹象……实不知波士顿动力方面,对此究竟有何感想。
讲了那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只有一个意思——“性价比”三个字,仍是这场发布会的关键。当然,这本就小米品牌赖以崛起的基石。彼时正是售价1999元的小米M1,彻底改写了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创造出了业界的一大奇迹。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硬币的另一面,“性价比”也隐含着“便宜货”的意味。这正如目前各类手机、电动车产品中常见“青春版”,其潜台词其实是:专供经济能力较差的年轻人。
▲iPhone7 plus(左)与同时期发布的小米初代Mix(右)对比
进入2021年,“性价比”标签正在越发桎梏小米的发展。而在这方面的典型,当属Mix系列商务旗舰手机——单论硬件配置和整体设计风格,Mix系列手机的任何一代都当得起“一流”这个评语,甚至有和历代iPhone手机一掰手腕的实力。但受限于小米本身较为薄弱的品牌力,Mix系列的价格,却长期“矮人一头”。
雷军曾对全社会郑重做出承诺:所有产品的利润承诺永久性不超过5%。
作为一种商业噱头、树立口碑的营造手段,这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如果真的将其当作规矩来严格执行,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将会是一种巨大的桎梏。
02
“赢麻”的背后,是万丈深渊
小米“性价比”困局背后的实质,是其“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所面临的长期问题。而这些几乎无解的问题,势必束缚住小米未来在移动通讯产业内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缺位。
比起苹果,小米既缺乏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也不具备iOS那样的生态圈。曾经号称“最符合中国人习惯的MIUI”,如今也颇有一蟹不如一蟹之感。而算来算去,小米所仰仗的,似乎只剩“性价比”这三个字了。
▲小米代工厂生产车间景象
由于几乎不掌握核心技术,小米至今仍是一个“组装厂”。攒机外的日常主要工作,是对开源的Android系统进行各种深度优化和订制。这正如在世界笔记本市场内独占鳌头的联想集团。然而试问一款笔电的成本和利润,究竟是柳传志、杨元庆说了算呢,还是由NVIDIA的皮衣老黄、AMD的苏妈,以及被调侃为“牙膏厂”的Intel来说了算呢?
▲NVIDIA的老大黄仁勋与AMD的掌舵人苏姿丰女士,真正决定联想笔记本定价的人
而同样是智能手机,苹果公司每年不过那么几款机型,销量排名世界第二、三位甚至更低,已经持续多年。然而以其利润率,苹果就真的很把销量排名这种东西,当一回事吗?
小米诞生于2011年,那正是个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的黄金岁月。3G网络的普及,使得功能机走向没落,质高价低小米手机正击中市场痛点,站上了时代的潮头。
然而,时代是会变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盛宴,只持续的5~6年而已。进入2016年和2017年,国内以及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便开始掉头逐步向下。
回到被业界视为智能设备需求爆发的2009年,当年包括功能机在内的全球手机终端销售总量是16亿部。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是14.86亿,功能机的份额几乎看不见。随着智能机完成对功能机的替代,可引起各方曾经为之狂欢、新品牌不断诞生的那个增量市场,早就成为了过去式。但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小米和华为多年来的对抗,居然突然间就分出了胜负。
▲即便增量市场的时代,对固步自封者亦是毫不留情的。曾经辉煌的诺基亚王朝,在3年内土崩瓦解
“真的没有想到,7年后的今天,我们超过了苹果,首次成为了全球第二!”在8月10日的演讲中,雷军深情并茂地回忆了7年前在乌镇表态想当世界第一时,苹果副总裁对自己的嘲讽。对比今夕,他确实有理由自豪,因为在今日,小米品牌已经在22个国家排到第一位。甚至在欧洲这个发达市场,仍旧达到了25%,登顶品牌占有率第一的宝座。
事实上,小米之所以能够上位,与华为的突然退场不无关系。
由于美国自2019年中开始突然开启了四轮制裁,导致华为的手机业务已因失去关键部件的供给渠道,而陷入了只能依靠库存的窘境。对于小米而言,这固然是一场“机械降神”式的意外胜利,然而小米却和华为有着一个共同之处——同样是中国企业。
实际上,在特朗普执政末期的“最后疯狂”阶段,小米一样被随便找了个理由塞了美国国防部黑名单。只不过,雷军等最后人打赢了状告美国政府的官司,成功地将被“拉黑”理由不够充分的小米公司,从黑名单里给捞了出来。
尽管小米在同美国政府的一场诉讼中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的是,能够取得这种胜利的基础,只是因为中美关系尚未进一步破裂。
而更加可叹的是,受制于自身的品牌力,小米根本接不住从华为流失的绝大部分高端手机份额,只能坐看苹果将之顺势收入了囊中。
亦如此方式在和华为的竞争中“取胜”,雷军显然是无法安心的。然而时至今日再去搞核心技术的研发,比如自行设计移动芯片什么的,显然有点为时太晚。而且即便是完成了设计,由于华为的前车之鉴,美国的制裁完全可以堵住企业找台积电、三星电子代工先进制程芯片的道路。
所以此时此刻,小米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相信有关何去何从的思考,对于小米上上下下而言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出的。而“造车”这个决定,更是其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03
全力以赴,但却只字不提
小米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汽车上?这自然要从整个产业的市场潜力说开去。 因为单以绝对数值论,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位列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3.72亿,其中汽车2.81亿辆。而根据美国运输部2019年末的数据,全美的汽车的保有量是2.64亿台。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车比有着“车轮上的国家”别号的美国,还要多1700万。
但如果从“人均”角度出发,我国的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根据世界银行前年初发布的《全球20个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2019)》可知,根据2018年末数据,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为0.837、德国是0.589、日本为0.591。至于经济远不及上述发达国家的马来西亚、俄罗斯,人均汽车保有量也达到了0.433与0.373台。
那么中国呢?在这个表上,数据是0.173(根据交通管理局2020年末数据则为0.191),排名第17,仅高于印尼(0.087)、尼日利亚(0.064)和印度(0.022)。
根据目前国内的私人汽车保有量约2亿台这个基础数字,如果以“让每个家庭都有车”这个较合理的目标来进行展望,那么按照中国目前4.52亿(2017年末数据)的总户数,私人乘用车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至少在2.5亿以上。
随着中国逐渐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汽车也正跻身新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范畴。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间,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甚至成为了众多国际汽车巨头全球市场布局中唯一的正增长地区,解救了不止一家企业的年终财报。
实际上,小米也高度重视造车的相关事宜。因为自从4个多月前(3月31日)在发布会上官宣造车以后,围绕着造车展开的系列事务,一直是雷布斯行程的重中之重。
4月初,雷军前往拜访王传福。彼时,有人猜测小米造车是找比亚迪代工,也有人猜测雷军是要用比亚迪的电池电控,虽然双方都未透露会面具体内容,但王传福事后曾公开表示:确实在洽谈“相关项目”。
4月25日,雷军造访宁德时代。这一形成再度引起猜测,面对两家不同技术路线的动力电池提供商,如果雷军两次造访动力电池企业是为了“选电池”的话,那么,究竟小米中意的究竟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还是更安全的磷酸铁电池?
▲雷军参观五菱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4月28日,才从宁德回来,雷军又马不停蹄前往重庆造访长安汽车。然后是5月28日和5月29日,分别前往柳州市和武汉市。在柳州,雷军参观了五菱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而在武汉,雷军还特别与武汉市长程用文,进行了一场“非正式会谈”——基本可以确定,是在商讨小米汽车落户武汉的事宜。
6月8日,又有人发现,雷军现身河北保定,造访长城汽车研发中心;7月9日,他又专程前往上汽乘用车进行考察。
这一亩,仿佛在复制2011年雷军决定“造手机”前满中国跑的景象。
而在雷布斯处走访考察车企的同时,小米的HR也在国内各大人力资源平台、猎头公司那边,大肆“招兵买马”。
从6月中到8月初,小米集团发出的与汽车相关的岗位数以百计。大到汽车底盘、整车架构,小到空调、内饰,可谓汽车产业一条龙。而目前火热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当然也不会拉下。对于资深从业人员(从业经验要求5年起)小米给出的薪资为30~60K/月,承诺能拿14薪,而且几乎全都是“加急”。
据媒体报道,许多关键岗位由雷军本人亲自出面把关,甚至一度传出了小米以2000万人民币天价年薪急聘自动驾驶规控负责人的新闻。
除了优厚的薪酬待遇,进一步提升对高端人才、顶级人才的吸引力,小米在股权激励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
据知情人士消息,小米集团对造车相关员工的期权激励将会采取双轨制:一方面有独立期权,上市就能兑现;另一方面如果以后没有如期上市,员工可以按照约定的“业绩里程碑”,将手中的汽车期权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小米限制性股票。
当然,在招聘信息之外,还有一项值得注意的问题:招聘信息给出的办公地点,圈都在上海市的徐汇区。换而言之,小米方面等于是用招聘的方式,间接官宣了公司整车研发和设计基地将要落户上海的事实。
“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
2014年,志得意满的雷军,在说出“十年内实现手机销量世界第一”后,前苹果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如此吐槽道。这笔“帐”,让雷布斯记了整整7年。
然而到了2021年这个“人人造车”的时代,塞维尔的这句话,显然又可以被赋予新的指向。当然,造车又何止是一个“difficult”而已?
虽然汽车和智能手机都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制品,但汽车是一大堆系统和子系统的集成,一辆民用燃油车通常集成了2万个零部件,甚至车上一个总成的产业链长度都要超过整台手机。全球能存活至今日的传统车企,无一不是积数十年发展之功,手握数以百计专利技术的巨头。
新能源+车联网的出现,使整个汽车产业处于一个于百年未有的变革期,电动汽车无形中降低了门槛,这才有了“造车新势力”的出现。然而汽车作为“百年工业”,门槛从来都不容易踏过。
▲智能汽车需要一套可靠的射频系统,但如果手机厂连这个都提供不了……
在传统车企久占老阵地,而蔚来、理想、小鹏,乃至于特斯拉等新势力已经抢占变革新跑道的背景下,连苹果都对此采取了最审慎的态度,更遑论小米。不要指望因为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就能让“手机厂”在跨界造车中占据多少优势。毕竟小米在诸多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例如射频前端器件、5G基带技术方面,与苹果甚至华为相比,几乎是完全空白的!
但雷军仍然满怀雄心壮志,甚至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小米这家企业,要为这个“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赌上自己的后半生……
“小米有 1080 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亏得起。”在3月31日官宣造车时,雷军曾如此表态。
然而小米亏得起,但股民们却未必亏得起。更何况,自3月末正式宣布启动造车项目,迄今为止也不过4个月出头而已,所谓“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
在这个小米股票年初才从破发甚至腰斩泥潭中爬出来的当下,琢磨一下雷布斯意外谨慎的原因,以及他的种种难处,此时此刻也许只有没有任何消息,恰恰才是最好的消息。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