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俄乌战争,全球汽车洗牌,中国车企能否拿下新的市场份额?

2022-04-18 16:10
路咖汽车
关注

俄乌战争越打越诡异,全球汽车格局越来越诡异,危害只是刚刚开始,谁是后面的赢家?

整个世界,被战争和疫情搞的越来越乱,疫情的影响,让何小鹏和余承东纷纷表示,接下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可能遭遇停产。而俄乌战争,则带来了一连串的新压力,以及新机会。

美国言之凿凿的2月16日,俄罗斯并没有开战,反而做了一个撤军动作。一切,在2月24日,随着乌克兰首都基辅上空传来数次爆炸声,之后军队登陆敖德萨。

引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永鹏最近的一句话,这是一场真相消失的“世界大战”。从2月24日到现在,时间过去52天,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真假消息满天飞,战争的形态越打越诡异,战报越来越诡异,战线的局面也越来越诡异,比如如今的俄军攻击态势和1个多月前的3月9日基本相仿。

大家继续在猜测战争会在何时结束,很多权威媒体的判断相似,“5月9日,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大概率俄方想在此之前结束战争。”

没人说得清楚接下来会是什么,但显然我们都受到了危害。全领域工业的集成工业,汽车产业遭遇了几乎全产业链的价格上涨,包括油价、车价、原材料、半导体、电池,更包括美元继续放水却未获得预期的资本回流等等,通胀开始蔓延。

复盘52天,全球汽车格局退回全球化初期

战争所带来的,无疑是原有秩序被一层层所打破,再进行重建。很显然,这一次的俄乌战争,直接重创了此前的“全球化运行逻辑”,全球股市+油价+天然气价+镍+半导体原材料+矿产等均受此冲击,在不断剧烈波动。

原油价格飙升、电子特气、镍金属、钯金属供应受限等问题,已经无法被控制在欧洲局部,冲向了被深度全球化的各个国家。短时期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中长期下,压力巨大,但也因为万事有着两面性,重构之后的新规则里,机会/资源自然会被重新分配。

回到汽车领域的话题,在俄乌战争进行中的50余天里,我们分别见到了技术领域的新抗争、汽车企业的新思考,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发生转换。

哪儿遭遇了压力,哪儿就要有新的突围方式,然后就有了新的局面和趋势。

压力,在原材料领域,压力,在供应链领域,压力,更在全球格局地缘政治上。

原材料领域,俄罗斯在铝、铜等有色金属供应方面十分重要,铝产量占全球5.4%,用于车身结构、内外饰、底盘以及各类箱体壳体,现如今,俄乌战争之下,铝的相关价格已经上涨。

同时,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钯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40%。钯,广泛应用于生产汽油发动机催化转换器,也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

以及,动力电池部分的镍。俄罗斯的镍矿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约9%,高纯度镍供应量是占全球供应占比15%以上。根据公开信息,全球半导体公司稀有气体库存可正常使用6个月,主要芯片相关厂商供应链暂未受到影响。但,持续断供之下,半导体中断危机会进一步加大。

汽车产业不是慈善产业,所以涨价潮来了

汽车产业,自然不是慈善产业,在大公司上过班的人都知道,明晃晃的KPI会继续下压,即便是有所调整,也不会放弃核心利润。奔驰当前的最新一轮涨价,其实是憋不住了,其在海外市场已经进行了多次调价,因为全球汇率的多变,更因为很多零部件的技术指标更高,可替代方案极少。奔驰先涨价,之后是宝马跟随涨价,奥迪目前尚无动作。当然,后续的压力预计并不大,因为市场的竞争激烈,4S店运营模式里,对销量和返点方面的要求,本质上会对溢价有所分摊。

传统燃油车的涨价,目前所蔓延的区域还在上层,所以消费者的感知不大。感知更大的,显然在新能源领域,包括纯电动车型、PHEV车型都在上涨。部分电动车的涨价幅度甚至超过原车价的15%,部分PHEV的涨价幅度甚至超过7%。

电池的价格乱涨,所以也有相关企业给出新技术,想要降低成本。既然,锂目前无法去除,所以想要下调镍的比例。松下,正在推动完全去除镍,以及比亚迪刀片电池国轩高科的新电池,都在研究磷酸铁锂可能的突围方式。

1.比亚迪现在装车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40Wh/kg,2022年将推出第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将会达到180Wh/kg;

2.国轩高科今年底实现230Wh/kg磷酸铁锂电芯的量产,今年还对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目标突破260Wh/kg;

松下的技术方案,暂不得知,而三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新技术方案,其实更多在结构上做文章,通过模具、细节上的创新,基本上已经能达到与NCM523三元锂电池一样的能量密度165Wh/kg。

注意,这是当前的相关技术能力天花板,对其的预期是,有能力对偏低端车型的动力电池,进行替换。但,部分掌握镍资源的企业,如手里握着镍订单、4680的特斯拉,就要靠高镍电池,去提升性能,甚至是造出20万以下的中国特供版本。

所以,接下来的局面是,掌握磷酸铁锂电池新能力的中国车企,预计能在相同成本里提供相对更长的续航,而特斯拉靠算法进行弥补。同时,还会呈现另一个核心差异,南北方用户对未来电动车的选择,会因为全年的相关气温,对磷酸铁锂的选择,有先天的不同。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