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沪看风云,纵论新能源汽车全球供应链“变革”

稿件来源:电池中国网

先从一则“流言”说起。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根据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相关条款规定,自2024年起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组件,自2025年起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矿物原材料

  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流言”止于智者。很快,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法案并非禁用中国产电池组件,而是采用中国产的电池组件所生产的电动汽车在美国不享受补贴政策。真实的“法案”是,只有在北美进行总装的电动汽车才有资格享受现有的优惠政策,且汽车电池所用原材料有一定比例开采或加工于美国本地或盟友国家。

虽说是“虚惊一场”,但仅凭“流言”即可扰动起风波,也反映出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脆弱的一面。

事实上,拜登的一纸法案对供应链的影响,虽较“流言”降级不少,但也并非没有波澜。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的一则消息称,特斯拉暂停了在德国生产电池的计划,并内部讨论了将柏林超级工厂的制造设备运往美国的可行性。也不知,“拜登的操作”会对特斯拉(中国)工厂有何影响?对特斯在中国的电池供应商等有何影响?

当今,全球汽车工业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终于迎来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近年来,中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涌现出一批像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力量举足轻重。国际市场调查机构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前10家厂商中的中国企业占据6席,合计市占率达到56%;在前20名的厂商中,有15家中国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企业不断融入和受益全球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正如“拜登法案”所折射出的,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全球供应链面临不小的风险和挑战。

特别是,由于近两年产业链上游的锂、钴、镍等原材料的供应紧张和价格的波动,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从整体上看,上游资源供给短期错配,再加上疫情反复,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增大,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等,导致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加速调整和重构。

在此背景下,构建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及可持续性、融合协同的新型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供应链体系已迫在眉睫。保障上游材料、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各车企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主要国家实现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为保证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安全发展,首先就要从材料供应链端构建好动力电池的安全体系,可以说材料供应链的安全是保证动力电池安全的基石。事实上,近一两年国内不少材料厂商都积极加码海内外矿源,众多电池企业也纷纷向上游矿产、材料领域布局。

而在下游端,为了打造多元化供应体系,整车企业在动力电池的供应商选择上日趋多元化。汽车厂商迫切希望在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并保持稳定性,因此积极引入二供、三供、四供。同时,为了获得对动力电池供应链的话语权,不少整车厂都加快了扶植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的步伐。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始向动力电池生产领域涉足。业内分析认为,主流整车企业布局动力电池生产,合建、自建电池厂或将成为一种趋势。这与车企电动化进程加速,而电池供应商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满足其产品要求等因素直接相关。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本地化生产、就近供应日益成为趋势。无论是特斯拉到上海建厂,还是中国厂商到欧洲设立生产基地,都是为了能够形成本土化供应能力,进一步降低成本,贴近终端客户,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并更快地响应用户需求,以提升产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

11月28日-12月1日,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2)将在上海举办。本届峰会由宏工科技总冠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主办,明冠锂膜联合主办,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无锡先导智能联合承办。

届时,将会有超800名来自整车、电池、材料、设备、政府、机构等领域人士齐聚峰会现场,共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计。

“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供应链变革”,为本届峰会的第二场主题论坛,是由光大激光冠名的专场分论坛,将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安全、供需格局变化,以及供应链价值挖掘、内在逻辑演变和发展趋势等,敬请期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