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能源汽车自主供应能力访谈 | 动力电池不惧“卡脖子”

动力电池四大组材

能不能用一段话,说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对外依存现状? “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组材基本上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但部分供应商尚未掌握电解液配方;粘结剂、导电剂等电池辅料进口比例较高;国产铝塑膜可靠性还没有达到验证周期;电池制造、检测设备国产化率提升,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仍严重依赖进口。” 《电动汽车观察家》对多家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创始人、技术、采购高管和投资人采访之后,将开篇问题的答案概括为以上几点。 对于如何看待部分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多数高管认同,中国化工和冶金基础薄弱,短期内要降低铝塑膜等对外依存度很难。电池企业单点突破有可能,带动整个行业摆脱部分材料的进口依赖,并不现实。 也有被采访人认为,动力电池是能够充分竞争的应用技术领域,即便做不到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可控,也无需担忧。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市场,依靠市场规律自发调节,被外资企业“卡住脖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本文是《新能源汽车自主供应能力访谈》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新能源汽车自主供应能力调查 | 电驱:只能组装不能造?》),将探讨国内动力电池材料、技术和设备等对外依存情况,希望尽可能多地展示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和部分主流电池制造商的供应链概况。

1配方在谁手里? 

有产品,无配方,是国产动力电池材料的“槽点”之一。 一位曾任某电池企业总经理的业内人士批评,动力电池四大组材之一的电解液虽然早已不依赖进口,但多数国产电解液都是进口(主要是日韩)产品的复制品。也就是说,国内供应商只知道电解液成分却不知道配方,具体来说,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掌握了电解液正向开发的全部数据。 对这种批评,国内某龙头企业技术总监并不认可。 这位技术总监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电解液反向开发的问题只存在于部分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供应商,就该企业而言,电解液添加剂全部是自己独立研发或和供应商合作开发的,配方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不存在依赖进口的问题。 

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电解液

据他介绍,该企业具备完整的技术和材料研发体系,一大表现是,其研发人员超过4200人,其中,材料研发团队有博士学历的人数超过150人。 “我们的材料,包括电解液添加剂,是知道know how的,否则,光是copy人家的技术,没法在国际市场上和日韩电池商PK。”他说。 另外,这位技术总监指出,并不是所有电池企业都有正向研发的能力。部分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不只依赖进口电解液添加剂,也会找到某些龙头企业的供应商,要求购买同样的添加剂产品。 其结果是,如果后者发现原来的配方有问题,会及时调整,而前者没有掌握电解液配方,只能继续使用问题方案而不自知。 总体而言,电芯四大组材,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已经很小。2018年11月,安信证券发布的《角力与共生,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分析》一文指出,中国电池产业的四大材料环节,国产化率超过90%,并进入日韩供应链体系。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产正负极材料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迅速,但在高端产品供应方面,仍与国际水平有不小差距。某主流软包电池企业采购负责人介绍,日韩厂商的前驱体质量优于国内水平,部分中国电池供应商还必须采购进口高性能前驱体。 该采购负责人认为,隔膜方面,国产品牌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品质的稳定性方面,与东丽等国际巨头的差距仍很明显。但他补充,国产隔膜综合性价比优势不小,虽然成品率不如国际大牌,但基本在电池厂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如果要找电池领域最可能被外资品牌“卡脖子”的材料,电池辅料算主要的一种。

2辅料:高投入低产出,谁愿做? 

以成本计,辅料是电芯成本中份额相对小的材料;以难度计,辅料又是电芯材料中对基础研发要求最高的一种。 上述采购负责人介绍,PVDF粘结剂、高端碳纳米管导电剂等辅料大约占电芯成本的10%左右。和隔膜等电芯主要组材不同,国产品牌在辅料领域存在感很弱,他直言,短期内没有看到实力较强的国产辅料制造商。

日本吴羽化学的PVDF粘结剂

 这位负责人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国内使用的高端PVDF粘结剂、高端碳纳米管导电剂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法国,国产产品虽然价格较低,但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上述研究院院长也认同此观点,他介绍,国产碳纳米管在三元材料中易氧化,电池厂家不敢轻易尝试。据他透露,其公司正在使用的碳纳米管进口自俄罗斯,一公斤价格超过2万元人民币。国产不够可靠,进口成本太高,于是,有的电池厂干脆不使用碳纳米管。 为什么电池辅料的国产化率如此低? 上述采购负责人认为,电池辅料供应商多是国际化工领域的老牌厂家,这些厂家研发基础强大,生产能力有保证。国产和进口产品的差距体现在部分性能指标上,但根源却在国家的整体化工基础,电池企业单点突破有可能,带动整个行业摆脱部分材料的进口依赖,并不现实。 在某主流软包电池企业创始人看来,辅料以进口产品为主,更重要的原因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他表示,电池辅料业务对于化工巨头而言,技术难度和业务比例都非常小,属于顺手能赚的小钱;而对技术和资金实力薄弱的小企业来说,从零开始研发辅料,耗时耗力、得不偿失,哪家企业会傻到做这种性价比超低的事呢? “小企业为了粘结剂或者导电剂投入重金搞研发,想当所谓的‘隐形巨人’,没用,这不符合市场规律”。他说。
      不同于粘结剂和导电剂投入巨大产出相对较小的特点,同为辅料的铝塑膜情况又有所不同。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