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破万亿,比亚迪开始差异化竞争,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场”争夺
编者按:本文来自创业邦原创,作者:王贺,编辑:子钺,未经创业邦授权,不得转载。
即将过去的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下半场”争夺,竞争日趋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热度不减。特斯拉市值破万亿,中国市场销量一枝独秀。刚刚出炉的11月电动车国内各品牌交付量数据显示,小鹏以15613辆位居榜首,而蔚来则交付了10878台,均达到了历史单月最高销量。
传统车企集体入局。吉利、上汽、长城汽车先后成立极氪、飞凡汽车、沙龙汽车等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则携手电竞战队,开始了差异化竞争。
互联网造车企业强势入局。小米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总部已落户北京经开区。官宣“不造车”的华为,不断与车企展开合作,拓展其自动驾驶生态。
新品牌与新车型的推出,也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上涨。
据乘联会11月刚发布的2021年1-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报告显示,2021年1-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38.1万辆,新能源车零售213.9万辆,均实现同比增长两倍左右。
从上汽集团的五菱宏光MINI,到始终占据领先位置的特斯拉,从比亚迪到小鹏、理想和哪吒等,与去年同期数据比较都表现颇为优异。在上月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241辆新能源汽车展出,相比上届多了70%。
而相比于汽车行业对各家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的关注,投资者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显然并不止于此。
“相比于看到底卖了多少辆电动车,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些车是不是面向未来的,有没有走在智能化赛道里。”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这样提出他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判断。而在小鹏、蔚来等中国千亿电动车独角兽崛起的背后,都能看到这家头部投资机构的身影。
1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世界”
“从终极方案看,电动车是比内燃机汽车更便宜、更舒适、更环保的方式。”俞信华笃定电动车所代表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而事实上,电动车10余年来的发展,也几乎正是“中国速度”的缩影。
就在20世纪初,电动车还只能存储1.5度的电,续航40公里——意味着如果这辆车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就只能缓缓开在昌平区边上。而20年后的今天,电动车一次充电最高已经可续航700公里——同样从天安门出发,可实现横跨三省,直达连云港。电动车的一次移动范围正随着电池技术等的快速迭代实现“开疆拓土”。
眼下,汽车界顶流非电动汽车莫属,但你了解它的历史吗?我们盘了电动车横跨百年的成长路径,从1881年(没错电动车19世纪末就问世了!),到眼下能源和信息变革的拐点,看电动车向更便宜、环保、安全的未来进发。
事实上,也正是在电池技术迭代、电池成本降低及全产业链技术突破等关键变量影响下,电动车的发展其实并非都像近10年来这般速度。
电动车在历史上的起步甚至比内燃机汽车更早:1881年的法国就已诞生了一辆装载有直流电机和铅酸电池的电动三轮车,驾驶感受媲美如今的两轮电动车,到1916年美国和伦敦的大街小巷就已穿梭着如今存在的电动平衡车。
昂贵的成本和并不成熟的电子技术、材料没能让电动车获得和内燃机汽车一样的后续发展。“其实别说100年前了,10多年前的电子技术、材料及其成本等都支撑不起电动车的未来。”俞信华说。
IDG恰好见证了这十余年中国电动车的迭代,因投资电池材料的契机,他们从2007年起开始密切关注和跟踪中国电动车领域在孕育的巨大变化。
“当时在产业初期,看得懂行业的人凤毛麟角。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去知乎上刷刷帖子都能解决一大半的技术问题。但我们当时用了很慢的方法,去找来最前沿的paper,看硅谷团队的研究方向、创新点,再把排名前几团队里的核心人物的paper全部打印出来再研读,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形成认知,判断哪些方向是属于未来的。这对我们后续和创业团队深入沟通,也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IDG在2016年投资了蔚来汽车;在2017年A+轮入局小鹏汽车,成为其最大财务投资方,并在B轮、C轮持续加注。
加码车企之余,IDG还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零部件。
作为新能源车成本占比约40%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是新能源产业直接受益的子行业之一,未来有持续高速发展的空间,而中国是最大市场。
动力电池技术进步也带来了需求结构性变化,推动玩家持续洗牌,集中度上升,中国电芯企业拥有很大机会进入全球车企供应链。
目前,动力电池已完成1.0时代,解决了性能、成本和产业链的完整性问题。未来2.0时代将走入动力电池工业化道路,产业链的继续降本增效,“车规级”的标准定义完成后,新技术和工艺会更多被头部企业应用与落地。
“今天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其实都还只是初步的电动化,还并不能算是面向未来的汽车。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世界的。”俞信华说。
从创业者到投资者,越来越多人开始把视线投向探索未来新的汽车动力解决方式。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后起之秀,正炙手可热的崛起。
主要成分是氢气的氢燃料电池相较于锂电池的显著优势,就是该电池在使用寿命结束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明显更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但其当下的短板也异常明显——成本过于昂贵,与10余年前锂电池电动车发展面临的问题极其相似。
就像10年前最早一批关注电动车行业一样,IDG又在氢燃料电池行业萌芽之时早早入局,先后在近几年投资了重塑科技、捷氢科技、氢晨新能源等多家氢燃料电池创业公司,其中氢晨孵化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内科研团队。
降本被普遍认为是当下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为助推其尽早实现平价,让更多人用得起车,像锂电池汽车的发展一样,中央主导的氢燃料电池产业政策和补贴又一次在初期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央财政一直采取对消费者给予购置补贴的方式,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到今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全国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在北京大兴区、上海市和广东佛山市牵头的京沪粤三个城市群落地,而这一关键行业“顶层设计”与10年前针对锂电池汽车的示范城市落地,恰好隔了整整10年。
重塑科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仍面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缺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加氢设施建设难等突出问题。“核心技术自主化、核心零部件、材料国产化”也同样被俞信华认为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双碳目标共识的达成,让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确定性。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势必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涌入。“我们可能会对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更乐观些,因为它和纯电动车行业发展的相似性,使得它能在后者所走过的一些弯路中吸取更多经验教训,实现更良性、健康的发展。”俞信华说道。
而事实上,在俞信华的判断里,电动化代替燃油汽车,一定程度上更多只是针对去碳化的需求,却并非智能汽车的必然要求。“电动化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真正的未来汽车会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7日立即投票>>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17立即投票>>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