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无资本供血与惟资本是图均必死,汽车圈的资本局,活路何在?

2021-12-02 13:47
汽车公社
关注

3

科技之名,行业之规

“华夏A50ETF,你来投点儿吧,两周后可上市交易。”

微信那头是我大学时代最铁的死党,和我同出于语言专业的他,如今在头部证券公司做到风生水起。我相信,以我跟他的友情,他这一出操作,帮我考虑理财的因素多过拉业务的比重。

“如今全民投资,人人都做资本家么?”我对ETF仅停留在知道它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层次,远远比不上天天在办公室里探讨证券基金的同事和朋友们。

“你得学会融入潮流,看看你们汽车行业已经被重新锚定,整个儿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难道你还坚守着老工业时代的矜持和傲娇?坚决不投资不理财?”这几句让我无话可说,偏偏平素我特别喜欢从宏观角度指出——参照美国居民家庭资产的证券股票占比,中国炒股的人整体上越来越多;而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潮流已经蔓延到日常生活与制造行业。

电脑下方陆续弹出消息,“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从中性转为看多A股市场”,“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证监会三举措打造数字化资本市场”。

的确,从自我到身边人,从烟火气息的寻常井巷到金碧辉煌的商业殿堂,金融、资本与新科技的触角抵达了每个角落。这种“包围感”在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尤为明显。

资本投资汽车出行项目盘点1-高瓴、红杉

“转型”、“进化”、“革命”成为行业热词,价值逻辑也在大转弯。就以科技界和投资界非常喜欢的议题——苹果和特斯拉的相似之处而言,便是价值/投资逻辑的嬗变,从“制造”转变为“科技+消费”,也难怪乔布斯和马斯克都被引为科技偶像和“次元破壁者”。

然而笔者所忧虑的,恰恰是资本的操控者在“以科技之名”和“时代变了”的旗号之下,放弃对传统制造业规律的尊重,恣肆无拘、不存敬畏,最终引来行业的反噬。

在科技界和投资界的描述里,苹果和特斯拉本质上都是科技消费公司,除了通过产品硬件研发去打造护城河,更具备核心地位的竞争力则来自于创新技术和体系理念,也就是苹果的iOS系统,与特斯拉的AutoPilot/FSD先进驾驶功能。反映在资本层面,即便这两家公司不再通过传统渠道融资,也能在证券市场上经由无与伦比的市值实现“黄金手中握”,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亦超群无俦。

资本投资汽车出行项目盘点2-IDG、经纬、深创投

“科技+消费”价值逻辑的成长性远高于传统制造公司,正是由于科技正不断将人类想象力边界拓宽,无数梦想变为现实,诸多构想化作功能。只是,许多人忘却了肉身凡胎终究还会受到刚性规律的制约,并非一切理想国都能成为触手可及的家园。

特斯拉最为倚赖的先进驾驶功能,2020年已经被自家法律顾问承认为并非L5全自动驾驶,而是L2驾驶辅助。在2021年一系列事故之后,国内智能技术用词的语境趋于严厉,无论是官方要求还是民间表达,都认为L2不再适合称作“自动驾驶”,应该被严谨命名为“驾驶辅助”。倘若全球投资者和股民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甚至和业内保守人士一样,质疑L3以上级别的长远期落地的可操作性,那么特斯拉的成长性预期还会匹敌当前吗?股价和市值还能继续高扬吗?

被重新锚定的汽车行业,现状和诉求可以更改,规律和基础价值观永远无法更改。

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提升,甚至放心地将一部分驾驶功能交给机器;汽车对安全的追求,却无法降低,终究汽车承载了保障生命安全的重大职能,并非消费电子能够等量齐观。

汽车融资渠道能够拓宽,预支未来的利润预期,以供当前研发开支;车企对资金链的谨慎却不容放松,一旦血液断流,则乐视的例子就在眼前。

汽车对新概念技术的追求,已经开放了思路和包容度;厂商和资本对新标的的投入,却仍需谨慎,诸如虚拟现实等仍处在概念阶段的事物,不必头脑一热便慷慨解囊,追逐潮流之前,宜慎待之。

整整两百年前,英国早期工会运动领袖罗伯特·欧文曾呼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未能使其如愿,资本时至今日仍活跃在每个产业。不必仿照欧文将资本视为洪水猛兽,但面对资本这一产业血液时,无为吸血鬼,但做热血人。

(感谢汽车公社/C次元同事张之栋、康琴整理图表数据。)

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9、10月刊封面故事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