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标准化:新能源汽车保险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动力电池企业要高度重视标准、法规和监管的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和法规生产、管理和运营。以标准化建设为媒,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助推新能源汽车保险等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线巡访:钛酸锂电池实力担当 为安吉守护绿水青山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国内汽车市场的2.7%,比2016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锂电池生死劫?三元材料专利技术隐忧凸显
日前,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会议上,刘彦龙秘书长特别强调了锂电池三元材料专利技术布局问题。
规模化回收利用动力电池第一枪已打响 谁来接棒?
1月4日,中国铁塔公司在北京与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国轩高科、桑顿新能源等16家企业,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签约仪式。
第304批推荐目录解析 磷酸铁锂占比55% 依旧为主流电池
据悉,2018年2月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1批)》,共包括118款车型。
锂电产业链分化严重 政策调整考验企业战略布局节奏
对于锂电产业链企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有些善于洞察行情、更善于抓住机会者,正在瞄准各自的细分市场寻求突围,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市场回报;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有些不能居安思危,无意识提早转型者,眼看着高楼起,又眼看着楼塌了。
鹏辉能源涉足电池材料和回收 资源循环市场雏形已成
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业的兴起,动力电池产量激增,上游钴锂资源愈发吃紧。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报废潮即将来临,大量蕴藏在报废电池中的矿产资源亟待回收。资源循环利用越来越被业内看好,锂电企业纷纷向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领域布局。
【观点】跌停只是表象 电池企业的“钴焦虑症”恐难根治
很多人应该有印象,2017年9月1日,寒锐钴业曾因连续4个涨停而停牌,一时间“钴”票炙手可热。当前,在钴需求不断增加、供应端并无大规模扩产的情况下,寒锐钴业遭遇一字跌停,怎么想都“不科学”。
动力电池将佩戴“身份证”:中机中心开展汽车动力电池编码备案管理
2月1日,中机中心发布《关于开通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的通知》,要求企业按照《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GB/T 34014-2017)和本通知的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备案系统”,申请厂商代码,并备案编码中“规格代码”和“追溯信息代码”。
动力电池“被降成本”对车企真的是好事吗?
近期,动力电池业企业相继公布了2017年度的业绩预报。尽管多数动力电池企业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实则多数动力电池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动力电池企业降价20%以上?相煎何太急!
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已经过了给大家宣传电动汽车的时候,更多的是车企何时能够提供让大家满意的电动汽车,这才是电动汽车能否能大量推向市场的关键。而能够做出让大家满意的电动汽车,成本自然是绕不过的一个重要问题。
猛狮科技峰谷源签署重磅协议 新能源发展再下一城
1月25日,猛狮科技旗下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谋新能源发展大计。
电池原材料巨头悄悄切入电池回收领域
近日,某猎头网站上一则低调的招聘信息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招聘电池回收方向研发工程师,此职位负责或参与锂电池回收新技术的研发。难道天齐锂业也要分羹锂电回收?
苗圩: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5年提高2倍 价格下降70%
1月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了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会同副部长辛国斌、总工程师张峰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观点】2018年锂电产业进入整合期
2014-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进入高速成长期,2017年可以说是政策调整阶段的阵痛期,但仍保持50%以上的增速,且不说这样的成绩给车企带来怎样的业绩回报,但对于动力电池企业可以说是阵痛中带着希望。
新能源发展:顶层设计下的政策效应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以“绿色环保”为主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初显成效,新能源汽车、清洁电力和电池制造业已具规模,“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工信部:车用锂电池新国标出台,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化发展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该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电动汽车电池工作组”开展制定。
鹏辉能源预计2017年净利润2.5-2.85亿元 同比增长80%至105%
1月25日,鹏辉能源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全年净利润为2.50亿元~2.85亿元,上年同期为1.39亿元,同比增长80%~105%。
“联合舰队”路线效益显现 赢合科技2017年净利或达2.25亿
日前,赢合科技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2.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46%-81.64%。
资讯订阅
- 即日-11.30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免费预约申请>>>
- 即日-12.26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火热报名中>>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取代龙门加工中心]机器人领引汽车锂电池托盘加工新趋势
2021-12-31
-
锂电池reach认证的资料准备与检测要求
2021-01-12
-
电池的温度检测保护技术
2020-06-28
-
3c锂电池测试的必要性分析
2020-06-08
-
2019年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展望
2019-12-05
-
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竞争现状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