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如何定义“未来设计美学”?
外在于形,内在于理,在这些感知之下,UNI-V“活”了过来,不止于我们所见的设计,还有更多隐藏的美好。街上到处都是顾客,周围充斥着2022到来的喜悦,街道两边的橱窗里,被大面积覆盖着的红色和金色,在灯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汽车行业展开了一场芯片的“纳米级”攻防战:比亚迪、长安、吉利集体发力
作者 | 李子豪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导语回望2021汽车市场,你还能想起什么?缺芯片,缺电池,还是一地鸡毛的用户运营?是特斯拉的一骑绝尘,还是蔚小理的风光无限?是丰田终于电动化,还是大众的转型阵痛?前浪,向死而生;后浪,沾沾自喜;野蛮人,虎视眈眈
2022还可以相信特斯拉吗?
2022年刚过不久,各个车企就迫不及待公布了其2021年的年终成绩,特斯拉也不例外。作为全球新能源市场最大的鲶鱼,特斯拉在2021年表现优异,甚至出乎了机构的预期。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1年第四季度
汽车行业的焦点和制高点变了,从传统车企转向了特斯拉、宁德时代、小米
总有一些或厚重或倔强或悠长的记忆,如同海浪冲刷海岸一样,在扯下岁末最后一张日历纸时,被推上了岸。我从宿醉的头痛欲裂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醒来,在四分五裂的睡梦里又一次痛下决心要戒酒。梦里,我好像听见好多
2021沾沾自喜的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如何深掘护城河?
作者 | 李季蔚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导语回望2021汽车市场,你还能想起什么?缺芯片,缺电池,还是一地鸡毛的用户运营?是特斯拉的一骑绝尘,还是蔚小理的风光无限?是丰田终于电动化,还是大众的转型阵痛?前浪,向死而生;后浪,沾沾自喜;野蛮人,虎视眈眈
“自主三强”吉利、长城、长安各有所强,新能源或将成为打破格局之地
从2018年开始,自主三强的排序就保持着吉利、长城、长安的座次,这样的局面恐怕在2022年改写。近日,吉利、长安、长城三家企业的2021年度销量纷纷出炉。以下是一组官方数据:吉利汽车2021年累计销量132.8万辆,同比微增0.59%,完成全年目标153万辆的86.8%
新能源补贴退坡30%,锂电池等环节价格上涨,是行业“吞下”苦果还是转嫁消费者?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刚步入2022年,工信部等四部门便联合递上了一份“新能源国家补贴退坡30%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
华为被众星捧月的2021:主机厂担忧“灵魂”,供应商眼馋“躯体”
作者 | 刘翰文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导语回望2021汽车市场,你还能想起什么?缺芯片,缺电池,还是一地鸡毛的用户运营?是特斯拉的一骑绝尘,还是蔚小理的风光无限?是丰田终于电动化,还是大众的转型阵痛?前浪,向死而生;后浪,沾沾自喜;野蛮人,虎视眈眈
2021年造车新势力中谁的势头最猛?小鹏汽车能摘得一席!
作者 | 陈婧涵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若要问2021年造车新势力中谁的势头最猛?毫无疑问,小鹏汽车能摘得一席。从去年10月开始,小鹏汽车“火力全开”不仅连续拿下三个月销冠军,而且在年终榜单上最终称“王”
东风英菲尼迪划归东风日产旗下,能否起死回生?
[ 生死关头,活下来最重要。]在东风启辰回归东风日产一年后,东风日产旗下迎来了第三个品牌——英菲尼迪。1月5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东风英菲尼迪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总部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与日产、启辰两大品牌并列
索尼是想亲自下场造车,还是想成为第二个华为?
[ 索尼将认真考虑在市场上推出电动汽车。]??从生活化的游戏、音乐、影视业务、到专业性较强的音频、影像、移动通信、半导体业务……索尼集团株式会社可以说承包了当代数字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索尼集团76年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全球数字技术发展史
汽车江湖拒绝“躺平”:神龙汽车走出低谷抓住机遇,东风日产奋力一搏向上突围
份额之争作者 | 沈天香编辑 | Jane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吴晓波频道连续两年发起一个征集:用3个字来形容即将告别的一年。 2021年收到的答案中,频次较高的词是“太累了”“太难了”“大心脏”“无所谓”“回从前”“要努力”等
国内外车用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车控操作系统起步晚,总体上还处于跟随状态,但在智能驾驶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上国内外操作系统差距较小,可以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标准检测和推广应用等方面推进自主车用操作系统发展。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
2021年车圈十大营销事件:沃尔沃老总极限挑战,英菲尼迪史上最短代言人
导|语2022/01/07营销事件的能力。记者丨马西风责编丨杜余鑫编辑丨朱锦斌过去这一年,新势力崛起,老牌车企转型,在这场混战中想要拔得头筹除了过硬的本事,事件营销能力也是化险为夷锦上添花的重要本领。
2021汽车召回榜:奔驰、五菱领跑,一个不坑穷人,一个只坑穷人?
近日,车质网公布了2021年国内汽车召回排行榜,在经历年度汽车召回总量“三连降”后,2021年国内汽车召回迎来反弹,无论是召回次数还是召回总量均有较大提升。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影响力逐渐减弱,经济逐渐复苏,国内汽车召回总量也一改前两年相对低迷的情况,重新回到较高的水平
蔚来真的长大了:ET5的决心、意义与使命
导|语2022/1/8“去重塑合资豪华品牌所长期占据中级轿车市场的格局,做一次智能电动车品牌从未有过的尝试。”记者丨崔力文责编丨杜余鑫编辑丨朱锦斌此刻,距离2021 NIO Day结束,已经过去近半个月的时间
特斯拉车主会介意被保险割韭菜,还是让车内一切行为被监控?
特斯拉的车主会介意自己被保险割韭菜,还是自己的一切车内行为被监控?苹果公司的市值破了3万亿美元,马斯克的个人身价继续站稳世界首富。这两者之间的深层逻辑共性,有没有想过?如果发问,二者做对了什么,答案大
“怼天怼地”的李想又回来了!对车内VR提出了5点疑问
导|语2022/01/09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才是不变的主题。记者丨罗超责编丨杜余鑫编辑丨朱锦斌自从去年7月份,面对愈演愈烈的水银事件,李想在网上一顿痛骂之后,不知是自觉发言不妥,还是公关部门压力太
2025年混动销量突破1000万台?丰田汽车会卖出100万辆?
4年之后的2025年,我们会真正直面“混动新技术之年”,面对750万台的未来蓝海,显然丰田已经做好了准备。2019年,有人定义2020年会是中国汽车市场EV元年,当时来看,可以是质疑的。不过,即便有着全球疫情/芯片荒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最终你我依然会发现,EV真的来了,以迅猛之势在改变世界
中美车主被区别对待?110万台特斯拉召回数据分析
关于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上存在的召回差异,有哪些?具体原因是什么?一个汽车品牌,年销百万于传统车企而言不是难事儿。如果把年销百万与新能源品牌挂钩,可能目前只有特斯拉能行。特斯拉的官方数据,2021年全球交付量93.62万辆,已经非常接近100万大关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未来新风口,你准备好了吗?
2025-03-11
-
[取代龙门加工中心]机器人领引汽车锂电池托盘加工新趋势
2021-12-31
-
锂电池reach认证的资料准备与检测要求
2021-01-12
-
电池的温度检测保护技术
2020-06-28
-
3c锂电池测试的必要性分析
2020-06-08
-
2019年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展望
2019-12-05